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扉带郊郭,
稼穑满东菑。
倚杖寒山暮,
鸣梭秋叶时。
回云覆阴谷,
返景照霜梨。
澹泊真吾事,
清风别自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晚归的情景,诗人走在郊外,看到荆条门前的田野,满是丰收的稻谷。傍晚时分,依靠手杖在寒冷的山中,听到秋天的梭子声在叶间响起。回头望去,云彩遮住了幽暗的山谷,夕阳的余晖照耀着霜冻的梨树。诗人感到心境清澈宁静,淡泊名利,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境界。
注释:
- 荆扉:荆条制成的门,指乡村的门。
- 稼穑:指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
- 倚杖:依靠手杖,表示年长或疲惫。
- 鸣梭:指织布时梭子的声响。
- 回云:指回旋的云彩。
- 返景:夕阳的余晖。
- 澹泊:心境宁静淡泊。
- 自兹:从这里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颀,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律诗和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李颀在这一时期处于政治动荡和个人失意之中,选择在东园归途中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晚归东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归家的情景和内心的淡泊情怀。诗的开头以“荆扉带郊郭”引入,既点明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又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气息。随着诗句的展开,田野的丰收、寒山的傍晚、秋声的萦绕,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诗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表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强调了澹泊与清风,体现出一种心灵的自由与洒脱。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李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成为唐代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荆扉带郊郭”:描述乡村的景象,表现出一种亲切与自然的氛围。
- “稼穑满东菑”:丰收的田野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 “倚杖寒山暮”: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晚归氛围。
- “鸣梭秋叶时”: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秋天的气息。
- “回云覆阴谷”:描绘了云彩覆盖的山谷,增强了神秘感。
- “返景照霜梨”:夕阳映照在霜冻的梨树上,渲染了宁静的美。
- “澹泊真吾事”:表达诗人对淡泊生活的追求。
- “清风别自兹”:清风拂面,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仗、寓意、比喻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荆扉:象征乡村的质朴与自然。
- 稼穑:代表着丰收与生活的希望。
- 寒山:暗示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鸣梭:象征着劳动与生活的节奏。
- 霜梨:象征着时光流逝与自然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荆扉带郊郭”中的“荆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乡村的门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
诗中提到的“鸣梭”是指什么? A. 鸟的鸣叫
B. 织布的工具声
C. 秋天的风声
D. 水流的声音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享受自然与淡泊生活
C. 对抗政治
D. 追求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by 陶渊明:同样表现出对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热爱。
- 《山中问答》 by 王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对比:
- 李颀的《晚归东园》与王维的《鹿柴》:两首诗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颀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淡泊,王维则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来传达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