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园长新笋,映日复穿篱。
迸出依青嶂,攒生伴绿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但恐春将老,青青独尔为。
白话文翻译:
在东边的园子里长出了新鲜的竹笋,阳光照耀下,它们穿过篱笆。竹笋从青翠的山崖中冲出,聚集在绿池旁边。竹笋的颜色因树木的朝向而有所不同,生长的高度也因土地的高低而异。但我担心春天即将结束,竹笋们将孤独地保持着它们的青翠。
注释:
- 新笋:指新长出来的竹笋,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映日:阳光照耀,形容竹笋在阳光下的美丽。
- 青嶂:青色的山崖,描绘自然景色。
- 攒生:聚集生长,形容竹笋们成群地生长在一起。
- 向背:指树木朝向太阳和背对太阳的方向。
- 春将老:春天即将结束,暗示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生于唐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自然题材和抒情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篱笋》创作于春季,正值竹笋生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竹笋的生长过程,表达对春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篱笋》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春天里新生竹笋的景象,表现出春天的活力和生机。开头两句“东园长新笋,映日复穿篱”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竹笋与阳光、篱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竹笋如同春天的使者,带来生机与希望。
接下来的“迸出依青嶂,攒生伴绿池”则描绘了竹笋从青翠的山崖中冲出,聚集在绿池旁,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作者通过这些自然景物,传达出对生命力的赞美。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但恐春将老,青青独尔为”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春天的短暂让诗人感到惋惜,竹笋的青翠与春天的生机在时间的流逝中显得脆弱而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生动的自然描写,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园长新笋:诗人描绘了东边园子里长出的新竹笋,表现出春天的来临。
- 映日复穿篱:竹笋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明亮,穿透了篱笆,象征着生机与自由。
- 迸出依青嶂:竹笋从青翠的山崖中冲出,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向上。
- 攒生伴绿池:竹笋汇聚在绿池旁,形成了一幅美好的自然画面。
- 色因林向背:颜色的变化与树木的朝向有关,暗示自然界的多样性。
- 行逐地高卑:竹笋的生长受地势的影响,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多变。
- 但恐春将老:表达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忧虑,暗示时光的流逝。
- 青青独尔为:竹笋虽青翠,但也显得孤单,感慨生命的孤独与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竹笋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拟人:竹笋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其生长的活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笋的生长,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笋: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阳光:代表温暖与生命力。
- 青嶂: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壮丽。
- 绿池:代表生机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描写的是哪种植物的生长? A. 竹笋
B. 花朵
C. 树木
答案: A -
诗中提到“春将老”的意思是? A. 春天已经过去
B. 春天即将结束
C. 春天刚开始
答案: B -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喜悦与惋惜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李颀的《篱笋》与王维的《竹里馆》均描绘了竹子,但李颀更强调竹笋的生长与春天的短暂,而王维则侧重竹子与隐逸生活的结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颀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