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酬子渊学士灯夕不出闻诸公继有游赏 韩琦 〔宋代〕
繁声沉夕籁,香烛竞春葩。 玉射楼前雪,雪惊陌上车。 月闲花院掩,风软酒帘斜。 莫驻城南骑,游人自有家。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喧嚣沉寂了自然的声响,香烛与春花竞相绽放。 楼前如玉的光芒映照着雪,雪光惊动了路上的车马。 月光闲适,花院门扉紧闭,微风轻拂,酒帘斜挂。 不要在城南停留骑马,游人们各自有归宿。
注释:
- 繁声:指夜晚的喧嚣声。
- 夕籁:夜晚的自然声响。
- 香烛:点燃的蜡烛。
- 春葩:春天的花朵。
- 玉射:形容光亮如玉。
- 陌上:路上。
- 月闲:月光宁静。
- 花院:种有花木的庭院。
- 风软:微风轻柔。
- 酒帘:酒店的招牌或帘子。
- 莫驻:不要停留。
- 城南骑:城南的骑马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琦(1008-1075),字稚圭,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典雅,情感深沉。此诗是他在灯夕(元宵节)时,因不出门而听到其他官员游赏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元宵节(灯夕)时所作,诗人因故未能外出参与游赏,但通过听闻他人的游赏活动,表达了自己虽未亲临其境,却也能自得其乐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夜晚。首联以“繁声沉夕籁”开篇,暗示了夜晚的喧嚣逐渐沉寂,而“香烛竞春葩”则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生机。颔联和颈联通过对“玉射楼前雪”、“雪惊陌上车”、“月闲花院掩”、“风软酒帘斜”的描绘,构建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夜晚场景。尾联“莫驻城南骑,游人自有家”则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即使不参与游赏,也有自己的乐趣和归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对比“繁声”与“夕籁”,以及“香烛”与“春葩”,展现了夜晚从喧嚣到宁静,从热闹到生机的转变。
- 颔联:以“玉射”形容楼前的光亮,与“雪”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冷艳的美感,而“雪惊陌上车”则增添了动态的元素。
- 颈联:通过“月闲”、“花院掩”、“风软”、“酒帘斜”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夜晚场景。
- 尾联:以“莫驻”和“游人自有家”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繁声”与“夕籁”、“香烛”与“春葩”的对比,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
- 拟人:“雪惊陌上车”中的“惊”字赋予了雪以人的情感,增添了动态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如“繁声沉夕籁,香烛竞春葩”,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虽未参与游赏,却能自得其乐的心境。通过对夜晚宁静与生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繁声、夕籁:夜晚的喧嚣与自然声响,形成对比。
- 香烛、春葩:节日的热闹与生机。
- 玉射、楼前雪:冷艳的美感。
- 月闲、花院掩:宁静的夜晚。
- 风软、酒帘斜: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玉射”形容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楼前的光亮 C. 雪光
- 诗人在尾联表达了什么心境? A. 羡慕游人 B. 自得其乐 C. 孤独寂寞
- 诗中的“风软酒帘斜”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热闹的酒店 B. 宁静的夜晚 C. 繁忙的市场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 王安石《元日》:通过对春节的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生机。
诗词对比:
- 韩琦此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但韩琦的诗更加注重对节日氛围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韩琦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韩琦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