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孺共读杜诗》
时间: 2025-01-01 17:30: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身兀兀脑岑岑,偶到儿曹文字林。
一卷杜诗揉欲烂,两人斋读味初深。
斲肝枉却期千载,漏眼谁曾更再寻。
笔底奸雄死犹毒,莫将饶舌泄渠心。
白话文翻译:
我身体虚弱,脑海沉重,偶尔来到孩子们的读书之地。
一卷杜甫的诗让我细细品味,二人共读,滋味渐渐加深。
为了追求理想而耗尽心血,却不知能否再有千年,
那些笔下的奸雄即使死去仍然有毒,切勿用多言泄露心中所思。
注释:
- 兀兀:形容精神恍惚或神情呆滞。
- 岑岑:形容心中沉重、压抑的状态。
- 儿曹:指年轻人或儿童,此处指年轻的读书人。
- 揉欲烂:意思是细细体味,甚至想要将其融化、烂熟。
- 斲肝:形容为追求理想而拼命付出。
- 漏眼:比喻失去机会或失去视野。
- 奸雄:指心怀不轨的英雄,指那些表面上是英雄但内心却有阴暗面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杨万里晚年时期,正值身体衰弱之时。他与友人共同品读杜甫的诗作,以此寻求精神寄托与对理想的追寻,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定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与长孺共读杜诗》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作,诗人杨万里通过对身体虚弱和精神追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以“病身兀兀脑岑岑”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沉重,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然而,诗人在这种状态下,仍然能找到文学的慰藉,与友人共读杜甫的诗,说明了文学的力量和对人心灵的安慰。
“偶到儿曹文字林”一句,展现了诗人的幽默与自嘲,虽身心疲惫,却仍能在年轻人的读书氛围中获得灵感与乐趣。“一卷杜诗揉欲烂”则表现出对杜甫诗作的深刻理解与细腻体味,显现出诗人对古典文学的尊崇与爱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则引入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通过“斲肝枉却期千载”,表达出为了追求理想而耗尽心血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告诫人们,追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笔底奸雄死犹毒,莫将饶舌泄渠心”则警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需警惕那些内心阴暗的“奸雄”,不要轻易泄露内心的真实想法。
整首诗通过对身体、精神、文学以及人性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与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身兀兀脑岑岑:诗人以病痛开篇,表现出一种精神恍惚的状态。
- 偶到儿曹文字林:偶尔来到年轻人的读书之地,说明诗人对年轻人的向往。
- 一卷杜诗揉欲烂:细细品味杜甫的诗作,显示出对诗歌的热爱。
- 两人斋读味初深:与友人共读,逐渐深入的理解。
- 斲肝枉却期千载:虽拼命追求理想,却不知能否实现。
- 漏眼谁曾更再寻:形容失去机会的惋惜。
- 笔底奸雄死犹毒:警惕那些表面英雄内心阴暗的人。
- 莫将饶舌泄渠心:告诫他人不要轻易表露内心的真实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斲肝”比喻为追求理想而付出的心血。
- 对偶:全诗多处对偶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如“漏眼谁曾更再寻”,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强调文学的力量与对人性的警惕。诗人通过与友人共读杜甫诗作,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复杂与艰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身:象征人的脆弱与无奈。
- 杜诗:代表古典文学的智慧与力量。
- 儿曹:象征年轻的生命力与希望。
- 奸雄:象征那些表面光鲜但内心阴暗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病痛? A. 旅行
B. 听音乐
C. 阅读杜诗
D. 运动 -
“斲肝”在诗中指代什么? A. 身体健康
B. 追求理想的努力
C. 享受生活
D. 读书的乐趣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现出对国家与社会的深切关怀,反映出诗人在乱世中的忧伤与无奈。两首诗都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揭示出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