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田秋林读书图》
时间: 2025-01-17 09:15: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书秋树根,我爱杜陵句。
风流白石翁,洒翰有同趣。
高斋傍疏林,落叶纷无数。
天空景物澄,幽人独寐寤。
临窗手一编,游目屏繁虑。
由浅渐入深,得新讵忘故。
所乐难强名,终身无餍饫。
据梧吟高风,时与黄炎晤。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树根旁读书,我喜爱杜甫的诗句。
风流的白石翁(白居易),洒下笔墨与我志趣相投。
高高的书斋靠近稀疏的树林,落叶纷飞,无数片飘落。
天空的景物清澈明朗,幽静的人独自清醒与沉眠。
靠在窗边手中一编,目光游离以屏蔽繁琐的烦恼。
从浅显渐入深奥,获得新的领悟却不忘旧的知识。
所喜之事难以强求名声,一生中对此永远不知饱足。
在梧桐树下吟唱高风,偶尔与黄炎(秋天)相会。
注释:
- 杜陵句:指的是杜甫的诗句,杜甫字子美,号杜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 白石翁:指白居易,号乐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通俗易懂的诗风著称。
- 高斋:指高高的书房,表示作者在高处静心读书的状态。
- 幽人:指隐居或独处的人,强调一种清静的生活状态。
- 临窗:指靠近窗户,象征着与外界的联系。
- 游目:指目光游动,形容一种放松的状态。
- 梧吟高风:指在梧桐树下吟唱,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雅情趣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锡繁,字子义,号石田,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书画,受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他的作品常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读书与自然的融合,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与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氛围宁静而深远。诗人在秋天的树林中读书,表达了他对古典诗人的崇拜,尤其是杜甫与白居易,体现出一种浓厚的文人情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感受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落叶纷飞的画面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临窗而坐,目光游移,暗示着他在思考与反思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乐趣的追求与对名利的淡泊,反映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词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读书秋树根,我爱杜陵句:在秋天的树根旁读书,表达了对杜甫诗句的喜爱,点明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追求。
- 风流白石翁,洒翰有同趣:提到白居易,表达与其志趣相投,强调文化传承与情感共鸣。
- 高斋傍疏林,落叶纷无数:描绘读书环境的宁静,落叶象征时光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意境。
- 天空景物澄,幽人独寐寤:强调清澈的天空与独处的心境,表现内心的宁静。
- 临窗手一编,游目屏繁虑:表现诗人靠窗而坐,手中编织思绪,目光游离,意在放松心境。
- 由浅渐入深,得新讵忘故:表达学习的过程,由浅入深,获得新知而不忘旧学。
- 所乐难强名,终身无餍饫:强调对乐趣的追求与对名声的淡泊,表现出人生的哲理。
- 据梧吟高风,时与黄炎晤:最后以吟唱自然景象收尾,展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读书与自然景象结合,隐喻精神追求。
- 对仗:如“高斋傍疏林”,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落叶与自然景物共同构成诗的意境,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展现出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树:象征成熟、思考与人生的无常。
- 杜陵句:象征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
- 白石翁:象征风流才子的理想形象。
- 落叶: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高斋:象征高尚的品位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石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王维
-
诗人通过“落叶”来表现什么?
- A. 生命的繁荣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 D. 季节的变化
-
诗中提到的“高斋”代表了什么?
- A. 诗人的住所
- B. 追求知识的地方
- C. 自然的环境
- D. 朋友聚会的场所
答案:
- B. 白居易
- B. 时间的流逝
- B. 追求知识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与毛锡繁的诗中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形成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文学与现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