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王寅生日)》
时间: 2025-01-17 10:10: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
烟雨几盟鸥。
白鱼不负鸬鹚杓,
青蓑不减肃鸟爽鸟裘。
怎无端,贪射策,觅封侯。
既不似古人能识字,
又不似今人能识事。
空老去,自宜休。
帝乡五十六朝暮,
人间四十四春秋。
问何如,茅一把,
橘千头。
白话文翻译:
在溪的南北,原本就有一只渔舟。
在烟雨朦胧中,几只海鸥相伴。
白鱼不会辜负鸬鹚的钓具,
青蓑衣也不减鸟儿的清爽。
为何无端,贪图射猎,追求封侯?
既不像古人能识字,
又不像今人能识事。
白白老去,自己应当歇息。
帝乡的五十六个朝代轮换,
人间的四十四个春秋流逝。
问你如何,茅草一把,
橘子千头。
注释:
- 溪南北:指溪流的南北两岸。
- 渔舟:捕鱼的小船。
- 鸬鹚:指一种水鸟,常用来捉鱼。
- 青蓑:青色的蓑衣,渔夫常穿。
- 贪射策:贪图射猎之策,指追求功名。
- 帝乡:指帝王之地,象征权力中心。
- 茅一把,橘千头: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简朴与丰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君博,号澹庵,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最高楼》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方岳的《最高楼》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引人深思。诗的开头描绘了溪边渔舟的宁静场景,烟雨朦胧中海鸥飞舞,勾勒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这种宁静的画面与后文所表达的功名欲望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利的反思。
“贪射策,觅封侯”一句,直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功名的厌倦和对自我价值的质疑。诗人似乎在告诫人们,追求世俗的名利终究是空虚的,人生的意义在于真正的自我认知与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既不似古人能识字,又不似今人能识事”,表达了诗人对古今人们知识与智慧的比较,感叹现代人虽有知识,却未必能明白生活的真谛,反而让人感到迷茫与空虚。
最后两句“帝乡五十六朝暮,人间四十四春秋”,以时间的流逝作为对比,强调了人生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寻找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快乐。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平仄相间,展现了宋代诗人的语言艺术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南北,本自一渔舟。
描述自然景象,渔舟象征宁静的生活。 - 烟雨几盟鸥。
烟雨中海鸥相伴,增添了意境的朦胧。 - 白鱼不负鸬鹚杓,青蓑不减肃鸟爽鸟裘。
通过自然现象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 - 怎无端,贪射策,觅封侯。
提出对世俗功名的质疑。 - 既不似古人能识字,
指出古人与今人的不同。 - 又不似今人能识事。
对现代人的反思与批判。 - 空老去,自宜休。
提倡安逸与休息的生活态度。 - 帝乡五十六朝暮,
表达历史的沧桑与人事无常。 - 人间四十四春秋。
强调人生的短暂。 - 问何如,茅一把,橘千头。
以简朴的生活作为归宿的选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茅一把,橘千头”,形象化地描绘了生活的简单与丰盈。
- 象征:渔舟、鸬鹚、青蓑等意象象征了自然的和谐与人生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真实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哲学性的抒怀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舟: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生活。
- 鸬鹚: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青蓑:象征渔夫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种朴实与真实。
- 帝乡:象征权力与历史的变迁,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鸬鹚”是一种什么动物?
A. 鱼
B. 鸟
C. 狐狸 -
“贪射策,觅封侯”中的“射”指的是什么?
A. 打猎
B. 射箭
C. 追求名利 -
诗人对古人和今人的看法是什么?
A. 古人更有智慧
B. 今人更有知识
C. 两者都有缺陷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沉重感。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最高楼》的自然哲理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