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时间: 2024-12-29 19:00:36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秋
方岳 〔宋代〕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日子里,我独自寻觅诗句,藕花的香气在凉爽的水风中显得格外迷人。随着凉意的加深,我突然觉得诗句难以创作,索性把它交给了梧桐树下的夜雨声。

注释:

  • 藕花:指荷花的果实部分,象征着夏季的余韵。
  • 香冷:表示香气在凉爽的风中,更显得清新。
  • 付与:意味着将某事物交给,寄托于。

典故解析:

“梧桐夜雨”是一个常见的意象,梧桐树常被视为孤独、冷清的象征,夜雨则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此处暗指诗人在秋夜的孤寂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季华,号澄江,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秋之际,正值季节更替,作者在这个时节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及内心的孤独,故而寻求诗歌的寄托。

诗歌鉴赏:

《立秋》一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情感变化。开篇以“秋日寻诗独自行”引入,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秋日的静谧中寻求灵感的情景。接着,藕花的香气与凉风的交融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秋意。这种环境下,诗人感受到的凉意让他意识到创作的困难,似乎秋天的气息带走了他内心的热情与灵感,于是决定将这样的感觉交给夜雨声,借雨声倾诉内心的孤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切表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秋日寻诗独自行”:描绘诗人在秋日的宁静中独自寻找创作灵感。
    • “藕花香冷水风情”:通过藕花的香气与凉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
    • “一凉转觉诗难做”:随着凉意的加深,诗人感受到创作的困难,似乎秋天的到来使诗意变得难以把握。
    • “付与梧桐夜雨声”:最终选择将这种孤独与难以表达的情感寄托于夜雨声中,显得无奈而又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雨声”比作一种可以寄托情感的媒介,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 拟人:藕花的香气与水风情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反映了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与创作的困难,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 藕花:象征着秋天的残留,传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凉风:代表着季节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清新的感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凉意。
  • 梧桐:常与孤独相联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藕花香冷水风情”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秋天的孤独
    B. 夏天的热情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生机

  2. 诗人选择将情感“付与梧桐夜雨声”,这表明他对什么的寄托? A. 对友谊的渴望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孤独的感慨
    D. 对诗歌的追求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牧的《秋夕》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情感和景象。
  • 《秋词》:李白的《秋词》也表达了对秋季的思考与感受。

诗词对比

  • 方岳的《立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创作的难度,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秋天带来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的修辞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