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寿吴尚书)》
时间: 2025-01-17 09:1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 作者:方岳
明日又重午,搀借玉蒲香。
劝君且尽杯酒,听我试平章。
时事艰难甚矣,人物眇然如此,
骚意满潇湘。
醉问屈原子,烟水正微茫。
溯层峦,浮叠嶂,碧云乡。
眼中犹有公在,吾意亦差强。
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
堪补舜衣裳。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
白话文翻译:
明天又是重午节,我借用玉蒲香的美好祝愿。
劝你把酒喝尽,听我试着平章。
时局如此艰难,人才又如此渺小,
骚人之情满溢潇湘。
醉酒中我问屈原,烟水朦胧正好。
追溯那层峦叠嶂,碧云的故乡。
眼中仍旧有你在,我的心意也稍显勉强。
胸中有百万甲兵,笔下却有三策天人,
堪比舜帝的衣裳。
希望能在黑头发时,趁着梅花盛开的雨。
注释:
- 重午:指的是端午节。
- 玉蒲香:一种香料,象征美好与祝愿。
- 平章:可能指诗歌的平和与调和。
- 骚意:指屈原的忧伤情怀。
- 潇湘:古地名,常指与屈原有关的水域。
- 层峦、浮叠嶂:形容山峦的重叠,具有壮丽的景象。
- 舜衣裳:舜帝的衣裳,象征着高贵与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涉及社会时事、自然景观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午节,恰逢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借助节日的气氛,表达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屈原的追思,体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寿吴尚书)》以重午节的欢庆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思与对历史的追忆。诗中通过酒宴的场景,表达出对朋友的祝愿与情感的寄托;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时局艰难的感叹,以及对屈原悲情的共鸣。诗人在醉意中思考历史人物,仿佛与屈原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的表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心中激烈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示了其不屈的精神与对理想的追求。全诗情感波澜起伏,既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有对现实无奈的叹息,构筑了一幅深刻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日又重午:预示着重午节的到来,带有节日的气氛。
- 搀借玉蒲香:用香料的芬芳来寓意美好的祝愿。
- 劝君且尽杯酒:劝好友共饮,体现了友谊与欢庆。
- 听我试平章: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
- 时事艰难甚矣:对当下社会动荡的感慨。
- 人物眇然如此:对人才匮乏的无奈与失望。
- 骚意满潇湘:表达对屈原情感的共鸣。
- 醉问屈原子:在醉酒中思考屈原的遭遇。
- 烟水正微茫:描绘出朦胧的水景,渲染情绪。
- 溯层峦,浮叠嶂:描绘壮丽的山景,象征心中理想的追求。
- 眼中犹有公在:对屈原的追思与怀念。
- 吾意亦差强:表达自己心中对理想的期许与现实的矛盾。
- 胸次甲兵百万:内心充满豪情壮志。
- 笔底天人三策:借笔表达自己的智慧与理想。
- 堪补舜衣裳:表达对伟大理想的向往。
- 要及黑头耳,霖雨趁梅黄:希望在年轻时抓住机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舜衣裳”比喻为理想。
- 对仗:如“胸次甲兵百万,笔底天人三策”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重午节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蒲香:美好与祝愿的象征。
- 潇湘:故乡与历史的寄托。
- 层峦叠嶂: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屈原:历史人物,代表着忠贞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午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现实的艰难
- C. 传统节日
- D. 追忆屈原
- “胸次甲兵百万”中的“甲兵”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
- B. 理想
- C. 诗文
- D. 朋友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是水调歌头的形式,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 杜甫的《春望》: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词对比:
- 方岳与苏轼的作品都运用酒宴场景来表达对现实的感慨,但方岳更倾向于悲伤与追忆,而苏轼则多了些对理想的坚韧与乐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