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六言》

时间: 2025-01-06 21:18:30

藻密难呼金鲫,柳疏未啭黄鹂。

华发无重黑理,烧痕有再青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即事六言
作者:刘克庄 〔宋代〕

藻密难呼金鲫,
柳疏未啭黄鹂。
华发无重黑理,
烧痕有再青时。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景象让我感慨良多:
水草茂密,难以看到金色的鲫鱼,
柳树稀疏,黄鹂鸟尚未鸣叫。
头发已白,再无年轻时的黑色,
身上的烧痕提醒我曾经的青葱岁月。

注释

  • 藻密:水中生长的水草繁茂。
  • 金鲫:金色的鲫鱼,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柳疏:柳树稀疏,形容春天的柳树刚刚发芽。
  • 黄鹂:一种鸟,春天的代表,喜欢在柳树上鸣叫。
  • 华发:白发,形容年老。
  • 重黑理:再无黑色的头发,暗指年老失去青春。
  • 烧痕:伤痕或烙印,可能指年轻时的经历与磨难。
  • 再青时:年轻的时光,再次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金鲫”与“黄鹂”皆为春天的象征,反映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而“华发”和“烧痕”则带有对往昔的回忆,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石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独具一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正值自然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意象,水草密布使得金鲫难以被发现,柳树稀疏使得黄鹂鸟未能鸣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个人的感受,白发与烧痕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无情与回忆的沉重。诗人在春日的美景中,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既对年轻时的渴望,也对现状的无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通过春日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藻密难呼金鲫:水草繁茂,金色的鲫鱼难以被看见,表达了春日生机的隐蔽。
  2. 柳疏未啭黄鹂:柳树疏朗,黄鹂鸟尚未开始鸣叫,描绘出春天刚开始的景象。
  3. 华发无重黑理:白发已生,年轻的黑发再也无法复得,传达了岁月的无情。
  4. 烧痕有再青时:身上的伤痕让人回忆起年轻时的青涩,表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鲫”与“黄鹂”象征春天的生机。
  • 对仗:前后两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白发、烧痕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磨难。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的感慨与对人生流逝的思考,展现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鲫:象征富饶与生机。
  • 黄鹂: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华发:象征年华的逝去与人生的无常。
  • 烧痕:象征经历的磨难与成长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鲫”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生命的流逝
    • C. 个人的孤独
  2. “华发无重黑理”中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 A. 青春
    • B. 白发
    • C. 伤痕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快
    • B. 忧伤
    • C. 平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春日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春天的景象,并结合个人感受,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