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家洲二首》
时间: 2025-01-17 10:06: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訾家洲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洲岛,作者在这里追忆唐朝的往事,感叹时光的流逝。如今,荒洲上长满了新草和荆棘,昔日的池塘和亭子已难以辨认。许多记忆被毁坏,失去了主人的庙宇让人感到惶恐。时至今日,人们对古迹轻视,几乎没有人来这里追忆过往。裴柳的英灵在茫茫的草木中显得无比渺小,归来的鹤也许已经忘记了辽东的故乡。
注释:
- 訾家洲: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唐时事:指唐朝的历史事件或文化成就。
- 荒洲:指荒凉的洲岛。
- 暮霭:傍晚的雾霭,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难认:难以辨认。
- 毁记:指毁坏的记忆或历史。
- 无主:无主人的状态,或指失去管理的地方。
- 存祠:依然存在的祠庙。
- 轻古迹:轻视古代遗迹。
- 裴柳:指唐代的著名诗人裴度,因其作品与柳树有关,象征着忠诚与怀念。
- 英灵:指英烈的灵魂。
- 鹤归:归来的鹤,象征着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祺,号紫霞,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为人正直,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批判,风格沉郁苍凉。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及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中对古迹的轻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历史遗留的冷漠态度。
诗歌鉴赏:
《訾家洲二首》以其浓厚的历史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诗的开头以“来访唐时事”引出,立刻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接下来的“荒洲暮霭青”则用生动的景象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寂寞的洲岛,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留下了无尽的回忆和惆怅。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通过对植物生长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昔日的美好景象已经被新生的杂草所淹没,令人感到无奈和伤感。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这两句则更进一步探讨了历史的遗忘与传统的消逝,作者在这里流露出对古代文化的惋惜。接下来的“今人轻古迹”反映了社会对历史遗产的不珍视,诗人对人们的态度感到失望。
全诗最后提到裴柳的英灵和归来的鹤,隐喻着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同时也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在描绘景象与抒发情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来访唐时事:诗人追忆唐朝的历史事件,表明自己对历史的关心。
- 荒洲暮霭青:荒凉的洲岛在傍晚时分显得更为青涩,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遍生新草棘:新草和荆棘遍地生长,象征着新的生命与旧迹的消亡。
- 难认旧池亭:昔日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毁记欺无主:历史的记忆被破坏,失去主人的庙宇让人感到惶恐。
- 存祠怕有灵:仍存的庙宇令人畏惧,似乎有着不安的灵魂。
- 今人轻古迹:现代人对古代遗迹的轻视。
- 此地少曾经:这个地方几乎没有人再来追忆往昔。
- 裴柳英灵渺莽中:裴度的英灵在茫茫草木中显得无比渺小。
- 鹤归应不记辽东:归来的鹤也许已经忘记了辽东的故乡,暗示着对故乡的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迹比作被遗忘的记忆,突出历史的消逝感。
- 拟人:赋予无主的庙宇以情感,表现出对历史的惶恐。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折射出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漠视。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展现了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荒洲:象征着被遗忘的历史和文化。
- 暮霭: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无情。
- 新草棘:象征着新的生命与旧迹的消亡。
- 旧池亭:代表着往昔的美好与历史的记忆。
- 英灵:象征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
- 鹤:象征着归乡和思念,反映了对故乡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訾家洲二首》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刘克庄
-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荒洲”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繁华的城市
- B. 荒凉的洲岛
- C. 美丽的花园
-
诗中提到的“今人轻古迹”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 A. 对历史的尊重
- B. 对历史的漠视
-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杜甫的《春望》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灾难与个人的苦痛。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刘克庄的怀古情绪相呼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