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
去蜀且万里,寻师踰十年。
初犹学搜句,老渐欲参禅。
晏坐蒲团破,游方草屦穿。
还家何所得,笑上峡中船。
白话文翻译:
去往蜀地的路途遥远,要走万里之遥,寻访师傅已经十年。起初我还在学习如何搜寻诗句,而如今渐渐想要修身参禅。坐在破旧的蒲团上,游方的草鞋也磨穿了。回到家中我究竟得到了什么呢?不禁笑着看着峡中的船。
注释:
- 蜀:指四川地区。
- 乞诗:请求诗句,表示对诗的渴望。
- 寻师:找寻老师,学习诗词。
- 搜句:学习和探索诗句的技巧。
- 参禅:修习禅宗,追求内心的宁静。
- 蒲团:坐垫,通常用来打坐。
- 游方:指游历四方,行脚。
- 草屦:草鞋,指穿的鞋子。
- 峡中船:指在峡谷中的船,象征着归途和人生的漂泊。
典故解析:
- 蜀地:蜀地以其山水秀丽而著称,诗人前往蜀地有寻求灵感和修行的意味。
- 参禅:禅宗思想强调内心的觉悟与宁静,是当时文化的一部分。
- 蒲团与草屦:表现了诗人朴素的生活状态,寓意修行的不易与坚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驹,宋代诗人,擅长于诗歌创作,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向往修行和学习的阶段,表现了他对诗词与禅宗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修身养性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蜀地,经过十年的求学和修行,逐渐从对诗歌的热爱转向对禅宗的向往。开头的“去蜀且万里”,不仅表明了地理上的距离,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远行。透过“初犹学搜句”的自述,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年轻时对诗的渴望与追求,而“老渐欲参禅”则展现了他对内心修炼的向往。此处的转变反映了人生的历程,从浮华的追求转向内心的宁静。
在结尾处“笑上峡中船”,诗人以幽默的语气总结自己的得失,似乎在反思这十年的修行与探索,最终发现的不过是人生的哲理和自我内心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诗歌与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蜀且万里”:表达了远道而行的艰辛。
- “寻师踰十年”:说明了漫长的求学过程。
- “初犹学搜句”:年轻时对诗的热爱。
- “老渐欲参禅”:成熟后对内心的追求。
- “晏坐蒲团破”:体现修行的坚持与艰辛。
- “游方草屦穿”:表现了行脚的生活状态。
- “还家何所得”:反思自身的得失。
- “笑上峡中船”:用幽默自嘲,淡泊名利。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初犹学”和“老渐欲参”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变化;“笑上峡中船”则用轻松的口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从对诗歌的追求逐渐转向对内心修炼的思考,展现了一个人在漫长人生旅途中对自我价值和意义的探寻。
意象分析:
- 蜀:象征遥远与追求。
- 蒲团:代表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草屦:体现生活的简朴与行脚的过程。
- 峡中船:象征人生的旅程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驹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去蜀且万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的追求
- B. 旅途的艰辛
- C. 对诗的渴望
- D. 对家乡的思念
-
“晏坐蒲团破”中“蒲团”指的是什么?
- A. 茶具
- B. 坐垫
- C. 书法
- D. 诗篇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韩驹的《蜀僧法聪率然叩门乞诗送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追求,但王维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而韩驹则更关注于个人的修行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