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枢密郑公挽词 其三
忆昔平原客,曾叨十九人。
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
册府三年滞,枢庭一见新。
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我曾在平原和朋友们相聚,那时我们有十九人。
如今怀念故人,心中忧愁苦闷,承载着土石的悲伤更加沉重。
在册府中滞留了三年,今天在枢密院中第一次见到新面孔。
现在我流下泪水,感叹国家失去了一位良臣。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原客:指在平原上结伴而行的朋友,可能暗指诗人曾经的交游。
- 十九人:可能是指与诗人有过深厚情谊的十九位朋友。
- 怀沙:怀念沙土,意指对故人的思念与忧愁。
- 负土:承载泥土,比喻担忧或忧伤的情感。
- 册府:指文书档案的地方,这里可能隐喻当时的政治环境。
- 枢庭:指朝廷或重要的政治机构。
- 挥涕泪:流泪,表达悲伤与怀念。
典故解析:
- 怀沙:出自《诗经》,意指对故人的怀念与追思。
- 良臣:古代对有才能的官员的称呼,强调其对国家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驹,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朋友和国家的深厚情感,风格典雅而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郑公(郑思肖)的追悼之际,表达了对这位良臣的怀念与哀悼。郑公为人忠诚正直,关心国家大事,诗人以诗寄情,表达对其的敬仰和失去的痛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旧的情感为主线,通过对往昔友情的回忆和对良臣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无奈。开头的“忆昔平原客”引人入胜,唤起读者对往昔友谊的共鸣;而“怀沙正愁苦,负土更悲辛”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诗中“册府三年滞”的一句,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沉重,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无力和困惑愈发显著。最后两句“今来挥涕泪,为国惜良臣”不仅是对已故者的哀悼,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体而言,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情感真挚,深刻地揭示了人对于友情与忠诚的追求,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平原客:引入回忆,暗示与朋友的交往。
- 曾叨十九人:提到昔日的朋友,强调友情的珍贵。
- 怀沙正愁苦:怀念故人,带来忧愁。
- 负土更悲辛:承载着忧伤的土,感情愈加沉重。
- 册府三年滞:暗示政治上的无奈与滞留。
- 枢庭一见新:首次见到新面孔,反映变迁。
- 今来挥涕泪:以泪水表达深切的怀念。
- 为国惜良臣:强调对国家的关心与对良臣的哀悼。
修辞手法:
- 对比: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如“负土”暗指负担重,内心苦闷。
- 排比:通过节奏感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友情的追忆和对良臣的哀悼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忠臣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原:象征自由与友情的地方。
- 沙土:代表记忆与情感的重负。
- 泪水:表达忧伤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平原客”指的是: A. 朋友
B. 旅人
C. 学者 -
“怀沙”在诗中主要表达了: A. 对故人的怀念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过去的追忆 -
“为国惜良臣”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感叹国家的未来
B. 哀悼一位忠臣
C. 赞美国家的繁荣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此诗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展示了不同角度的怀旧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通鉴》
- 《韩驹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