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山又雨》
时间: 2025-01-01 13:12: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巾子山又雨
范成大
百日篮舆因局跧,
三晨泥阪兀跻攀。
晚晴幸自垫江县,
今雨奈何巾子山。
树色于人殊漠漠,
云容怜我稍班班。
如今只忆雪溪句,
乘兴而来兴尽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巾子山遭遇雨天的情景。百日之内,因道路泥泞,无法行驶;清晨时分,攀爬泥泞的山道非常艰难。傍晚时分,正好有晴天,心中感到庆幸;然而,今天又下起了雨,巾子山又变得难以前行。树木的颜色在雨中显得模糊不清;云彩的形状对我似乎有些怜惜。此时此刻,我只记得雪溪的诗句,虽然兴致勃勃而来,但又不得不因天气的缘故而兴尽而返。
注释
- 篮舆:指一种古代的车子,因局跧而无法使用。
- 局跧:形容因为地势陡峭而困扰。
- 泥阪:泥泞的山坡。
- 垫江县:地名,指的是作者行程中的某个地方。
- 奈何:如何,表示无奈的意思。
- 漠漠: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
- 班班:清晰可见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雪溪句”可能是指某位诗人写的关于雪溪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向往与回忆,进一步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仲淹,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常反映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作者在游历巾子山时遇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流露出对游览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以“又雨”点题,开篇就描绘了一个因雨而受阻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不可控与人事的无奈。诗中“百日篮舆因局跧”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前半部分的“百日”与后半部分的“今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显了诗人心中的失望与困惑。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感受,把雨中的巾子山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树色于人殊漠漠,云容怜我稍班班”,用“漠漠”和“班班”两组意象,极具视觉冲击力,表现出雨中景象的朦胧与依稀。最终,诗人以“乘兴而来兴尽还”收尾,表达出游览的兴致虽高,但因天气的影响而不得不返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让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日篮舆因局跧:百日以来的旅行因泥泞而受阻,表现出旅行的不易。
- 三晨泥阪兀跻攀:早晨在泥泞的山坡上艰难攀爬,体现了旅途的艰辛。
- 晚晴幸自垫江县:傍晚晴天的到来让人感到庆幸,显示出对好天气的期盼。
- 今雨奈何巾子山:今天的雨让巾子山变得难以攀登,表现出对自然变化的无奈。
- 树色于人殊漠漠:树木的颜色在雨中显得模糊,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的景象。
- 云容怜我稍班班:云彩的形状似乎对我有所怜惜,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如今只忆雪溪句:此时此刻诗人只记得雪溪的诗句,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乘兴而来兴尽还:虽然高兴而来,但因天气而不得不返回,流露出失落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树色于人殊漠漠”,将景象与人的感受相结合,形成意象的冲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景色与人事无常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因天候变化而产生的失落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变化与无奈,影响了诗人的行程和心情。
- 树色:象征着生命的模糊与不确定,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 云:常常与情感联结,表现出云对诗人的怜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什么? A. 古代的船
B. 古代的车子
C. 古代的房屋 -
诗人对巾子山的天气有什么感受? A. 愉快
B. 无奈
C. 兴奋 -
“乘兴而来兴尽还”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满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士生活的诗作。
- 《夜泊牛斗仓》:展现旅途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范成大的诗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思,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