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望大孤》
时间: 2025-01-01 12:48: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庐阜冈势断,江流漭相通。
大孤如小冠,插入奫沦中。
我欲蜕浊浪,往驭扬澜风。
晃晃银色界,滢滢水晶宫。
濯足望八荒,列宿罗心胸。
客帆讵表驻,搔首苍烟丛。
白话文翻译:
庐阜的山势被切断,江水流淌畅通无阻。
大孤山如同小冠,插入波涛之间。
我想要摆脱浑浊的浪潮,去驾驭那汹涌的风。
皎洁的银色海面,像是水晶的宫殿。
我在此洗足,眺望八方,心中怀抱着万千星宿。
客船难以停留,我只能在苍烟中搔首踟蹰。
注释:
- 庐阜: 指庐山和阜山,地名,意指山势。
- 冈势: 指山的脊线或山势。
- 漭: 浩大、广阔的意思。
- 奫沦: 此处特指波涛汹涌的水面。
- 蜕浊浪: 摆脱混浊的浪潮。
- 滢滢: 清澈透明的样子。
- 八荒: 指四面八方,表示广阔的天空。
- 列宿: 星宿,指星星,古人认为星星有宿命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范成大在诗歌上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湖口望大孤》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常常通过游览自然来抒发情感和思想。在湖口,诗人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思想的澄澈。
诗歌鉴赏:
《湖口望大孤》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描写庐阜的山势与江流的关系,构建出一个广阔而开放的空间感。接着通过“大孤如小冠”的比喻,表现了大孤山在浩瀚江流中的独特地位,暗示了个体在自然中的渺小与独立。
在后面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想要“蜕浊浪”,去迎接“扬澜风”,这体现了他追求自由与超越自我的决心。诗中的“银色界”和“水晶宫”则运用了细腻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既反映了水的清澈,又象征着心灵的纯净。
最后两句“客帆讵表驻,搔首苍烟丛”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索,虽有舟帆,但却无法长久停留,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庐阜冈势断,江流漭相通。
- 描述庐阜的山势突兀,江水流淌无阻。
-
大孤如小冠,插入奫沦中。
- 大孤山犹如小冠,突兀于波涛之中,展现出独特的美。
-
我欲蜕浊浪,往驭扬澜风。
- 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想要摆脱混浊的浪潮,驾驭风。
-
晃晃银色界,滢滢水晶宫。
- 描绘了水面如银色的广阔,清澈如水晶的美丽境界。
-
濯足望八荒,列宿罗心胸。
- 在此洗足,眺望四方,心中怀有星宿的浩瀚。
-
客帆讵表驻,搔首苍烟丛。
- 客船难以停留,诗人只能在烟雾中搔首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 “大孤如小冠”将大孤山比作小冠,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 "晃晃银色界,滢滢水晶宫"体现了对仗的美感。
- 意象: 诗中使用了山、水、星宿等意象,富有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阜: 象征自然的伟大与宁静。
- 江流: 代表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大孤: 表达个体的独立与渺小。
- 银色界: 象征纯净与理想的境界。
- 列宿: 代表梦想与追求的方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大孤如小冠”所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小山
- B. 大孤山
- C. 小河流
- D. 星星
-
“蜕浊浪”的意思是什么?
- A. 进入浪中
- B. 摆脱浑浊的浪潮
- C. 玩水
- D. 船在浪中
-
诗中“客帆讵表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船停留
- B. 船无处可去
- C. 船在开
- D. 船在岸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王维: 两位诗人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范成大更侧重于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