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米元晖吴兴山水横卷》

时间: 2025-01-01 12:59:20

道场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澜。

只欠荷花三十里,橛头船上把渔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场山麓接何山,影落苕溪浸碧澜。
只欠荷花三十里,橛头船上把渔竿。

白话文翻译:

在道场山的脚下,前面还有哪些山?影子映在苕溪上,浸染着碧绿的水面。只缺少三十里路程的荷花了,我在船头拿着渔竿钓鱼。

注释:

  • 道场山:指的是道教的道场,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山名。
  • 苕溪:指的是一条溪流,可能与当地的自然景观有关。
  • 浸碧澜:形容水面碧绿的波纹。
  • 只欠:只差、只缺。
  • 荷花:指夏季开花的荷花,具有美丽的象征。
  • 橛头船:指船的船头。
  • 渔竿:用来钓鱼的工具。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道场”一词与道教文化有密切关系,反映了诗人在山水间的游历与对自然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梅溪,生于苏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范成大游历吴兴时,受自然风光的启发,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道场山及苕溪的秀丽景致。开篇通过“道场山麓接何山”,引导读者思考山的连绵起伏,带有一种探索的意味。接着,诗人通过“影落苕溪浸碧澜”的描写,展现出水面的宁静与美丽,令人心旷神怡。而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钓鱼活动,虽然只欠荷花的点缀,但却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范成大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场山麓接何山:引入诗歌的场景,质问道场山脚下还有哪些山,营造出一种探索的氛围。
  • 影落苕溪浸碧澜:描绘水面波光粼粼,展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美。
  • 只欠荷花三十里:表达对自然的渴望,指夏季荷花盛开的美景,暗示距离完美的自然尚有缺憾。
  • 橛头船上把渔竿:表现诗人悠闲自得的钓鱼姿态,传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道场山麓接何山”与“影落苕溪浸碧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水面“浸碧澜”形象地描绘了光影和水色的融合。
  • 意象:山、水、荷花、渔竿等意象构成了诗歌的自然画面,富有生机与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映出一种追求宁静、悠闲生活的情怀。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远与坚韧,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崇敬。
  • :流动与灵动,代表着生命的变化与柔美。
  • 荷花:象征着美丽与纯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渔竿:代表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苕溪”是指什么? A. 一种鱼
    B. 一条溪流
    C. 一座山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只欠荷花__里”。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对/错)

答案:

  1. B
  2. 三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范成大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热爱自然,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理想,但范成大的诗更具生活气息,而陶渊明则更偏向于哲理思考。范成大的诗中常有细腻的生活描写,陶渊明则更多表现逃避世俗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