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次闲吟》

时间: 2025-01-04 11:36:53

禁漏迟迟待玉班,坐愁身计忽长叹。

时清偶直千载运,头白重为八品官。

乌帽半欹残月冷,马鞭慵执晓霜寒。

君恩未报心犹壮,不敢思归七里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幕次闲吟 王禹偁 〔宋代〕 禁漏迟迟待玉班,坐愁身计忽长叹。时清偶直千载运,头白重为八品官。乌帽半欹残月冷,马鞭慵执晓霜寒。君恩未报心犹壮,不敢思归七里滩。

白话文翻译:

在宫禁的漏声中,我长久地等待着上朝的玉班,坐在这里为生计发愁,突然长叹一声。在清平的时代偶然得到千载难逢的机遇,尽管头发已白,却再次担任八品官职。乌帽斜戴着,感受着残月的寒冷,懒得拿起马鞭,因为清晨的霜寒。君王的恩情尚未报答,我的心依然充满壮志,不敢想着回到七里滩去。

注释:

  • 禁漏:宫中计时的漏壶,这里指宫中的时间。
  • 玉班:指上朝的官员行列。
  • 时清:指时代清平。
  • 八品官:古代官职的等级,八品是较低的官阶。
  • 乌帽:古代官员的帽子。
  • 残月:指清晨时分的月亮。
  • 马鞭:骑马时用的鞭子。
  • 七里滩:地名,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向往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自然。此诗可能作于他晚年,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王禹偁在晚年对仕途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清平的时代,他虽然得到了难得的机遇,但官职不高,心中仍有未酬的壮志和对君恩的报答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宫中的等待和内心的感慨,展现了他对仕途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思。诗中“禁漏迟迟待玉班”一句,既表现了宫中的肃穆气氛,也暗示了诗人的焦虑和不安。“时清偶直千载运,头白重为八品官”则反映了诗人对时代机遇的珍惜和对个人地位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乌帽、残月、马鞭、晓霜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寒冷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君恩的未报之情的坚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王禹偁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禁漏迟迟待玉班:诗人等待上朝,宫中的漏声显得格外漫长,表现了诗人的焦虑。
  2. 坐愁身计忽长叹:诗人坐在这里为生计发愁,突然长叹,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3. 时清偶直千载运:在清平的时代偶然得到千载难逢的机遇,表现了对时代的感慨。
  4. 头白重为八品官:尽管头发已白,却再次担任八品官职,表达了对个人地位的无奈。
  5. 乌帽半欹残月冷:乌帽斜戴着,感受着残月的寒冷,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寒冷感。
  6. 马鞭慵执晓霜寒:懒得拿起马鞭,因为清晨的霜寒,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寒冷感。
  7. 君恩未报心犹壮:君王的恩情尚未报答,诗人的心依然充满壮志,表达了对君恩的未报之情的坚持。
  8. 不敢思归七里滩:不敢想着回到七里滩去,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执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禁漏迟迟”比喻时间的漫长和诗人的焦虑。
  • 拟人:如“残月冷”赋予残月以人的感觉,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乌帽半欹残月冷,马鞭慵执晓霜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在清平时代的个人命运和对仕途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宫中等待、个人地位、孤独寒冷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机遇的珍惜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君恩的未报之情的坚持。

意象分析:

  • 禁漏:宫中计时的漏壶,象征时间的漫长和诗人的焦虑。
  • 玉班:上朝的官员行列,象征仕途和官场。
  • 乌帽、残月、马鞭、晓霜: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诗人的孤独和寒冷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禁漏迟迟待玉班”中的“禁漏”指的是什么? A. 宫中计时的漏壶 B. 宫中的禁卫军 C. 宫中的钟声 D. 宫中的水声 答案:A

  2. 诗中“头白重为八品官”中的“八品官”是指什么? A. 高级官员 B. 中级官员 C. 低级官员 D. 无品官员 答案:C

  3. 诗中“不敢思归七里滩”中的“七里滩”可能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诗人的工作地 C. 诗人的隐居地 D. 诗人的旅游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村行》、《寒食》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村行》与《幕次闲吟》对比,可以了解他在不同主题和情感下的诗歌表现。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幕次闲吟》对比,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禹偁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