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时间: 2025-01-19 22:46:33

入寺又逢曦未来,草荒庭院几生埃。

黄华翠竹无人问,只得僧房一梦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入寺又逢曦未来,
草荒庭院几生埃。
黄华翠竹无人问,
只得僧房一梦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再次走进寺庙,正好遇上初升的阳光,庭院里长满了杂草,似乎已经有几生的尘埃了。黄花和翠竹都无人问津,只有在僧人的房间里,才能让我回忆起一场梦。

注释:

  • 入寺:进入寺庙。
  • :晨光,阳光。
  • 草荒庭院:庭院里杂草丛生,形容荒废的状态。
  • 生埃:生出尘埃,表示时间久远。
  • 黄华:指黄色的花朵。
  • 翠竹:指绿色的竹子。
  • 无人问:无人关心或照顾。
  • 僧房:和尚的居住处。
  • 梦回:回忆过去的梦境。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寺庙生活常常与隐逸、清修相关,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访崇安寺时,表达了对寺庙环境的感受,反映出他内心的孤寂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展现了李弥逊对寺庙环境的细腻观察,以及他内心的孤独感。诗的开头“入寺又逢曦未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寺庙的庭院中,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草荒庭院几生埃”则突显出时间的流逝和荒凉的现实,庭院里杂草丛生,显然无人打理,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中“黄华翠竹无人问”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黄花和翠竹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孤独无助,象征着诗人对于世俗的冷漠与无奈。最后一句“只得僧房一梦回”则回归到内心的宁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荒凉之地,但仍能在僧人的房间里找到一丝安慰和梦的寄托。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寺又逢曦未来:进入寺庙时,正好遇到朝阳升起,营造出一个清晨的宁静氛围。
  2. 草荒庭院几生埃:庭院里满是杂草,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人来打理,暗示时间的流逝。
  3. 黄华翠竹无人问:黄色的花和绿色的竹子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显得孤独,没人关心它们的存在。
  4. 只得僧房一梦回:最后,诗人只能在僧人的房间里回忆起一场梦,表现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阳光与后面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意象:黄花、翠竹等意象传达出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内心宁静的思考,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反映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草荒庭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荒凉。
  • 黄华与翠竹: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无奈。
  • 僧房:代表宁静和内心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荒庭院几生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荒凉
    C. 担忧

  2. “只得僧房一梦回”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盼

  3. 诗人在寺庙中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 A. 孤独
    B. 快乐
    C. 恐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而李弥逊的《崇安寺谒归云老大不遇》则更多体现出对孤独与内心宁静的追求,两个诗人对情感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在各自的背景下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