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宗判监》

时间: 2025-01-19 21:58:03

与世浮沉半醉醒,结庐人境昼常扃。

微吟松竹风无定,着色峰峦雨乍经。

方簟北窗身是梦,瘦藤斜照影随形。

岂无曳尾泥中计,政恐肠刳不自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世浮沉半醉醒,结庐人境昼常扃。
微吟松竹风无定,着色峰峦雨乍经。
方簟北窗身是梦,瘦藤斜照影随形。
岂无曳尾泥中计,政恐肠刳不自灵。

白话文翻译:

与世浮沉,时而醉酒时而清醒,
在这个人间的环境中,我常常闭门不出。
我轻声吟唱,松竹间的风不定,
山峰在雨后偶然显露出色彩。
在北窗的方形席子上,我的身影仿佛是梦,
瘦藤影子斜斜地投射,随我的身形而动。
岂是没有被泥水拖累的打算,
只是担心内心被撕裂而无法自我安宁。

注释:

  • 浮沉:指在世间之间摇摆不定,形容生活的漂泊。
  • 结庐:结庐即筑屋,指在某地安家。
  • :闭锁,关门。
  • 微吟:轻声吟唱。
  • 着色:山峰在雨后显露出不同的颜色。
  • 方簟:方形的席子。
  • 岂无:难道没有。
  • 曳尾泥中计:比喻被困于世俗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弥逊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与世浮沉半醉醒,结庐人境昼常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选择,既有一种放纵的醉态,也有对世事的清醒。在山水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微吟松竹风无定”和“着色峰峦雨乍经”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诗人心境的随和。后四句则通过描写窗前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恍惚而又真实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对世俗纷扰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是对隐居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与世浮沉半醉醒:诗人处于浮沉的状态,时而醉酒,时而清醒,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2. 结庐人境昼常扃:在这个人间环境中,诗人选择隐居,闭门不出,表现出对世俗的淡漠。
  3. 微吟松竹风无定:在自然环境中,诗人轻声吟唱,风的变化无常,暗示心境的随意。
  4. 着色峰峦雨乍经:雨后山峰显露的色彩,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瞬息万变。
  5. 方簟北窗身是梦:在北窗前,诗人坐在席子上,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状态。
  6. 瘦藤斜照影随形:藤影斜照,形影相随,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
  7. 岂无曳尾泥中计:诗人自问是否有被世俗困扰的打算。
  8. 政恐肠刳不自灵:担心内心被撕裂,无法保持灵魂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浮沉,强调不定的状态。
  • 拟人:将风和影子赋予人类的特征,增加诗意。
  • 对仗:如“微吟”和“着色”,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透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竹: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自然的宁静。
  • 峰峦:象征险峻与伟岸,表现自然的力量与美。
  • 影子:象征孤独与思索,表现内心的挣扎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结庐”是什么意思?

    • A. 建造房屋
    • B. 旅行
    • C. 参加聚会
  2. “微吟松竹风无定”中的“微吟”指的是什么?

    • A. 大声唱歌
    • B. 轻声吟唱
    • C. 口头禅
  3.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淡泊
    • C. 忽视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弥逊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然,李弥逊以其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描写为特色,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构建。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李弥逊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