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丹阳至吴门过无锡登惠山啜泉爱其清幽返舟赋此》
时间: 2025-01-14 03:1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云度江来,飘然带秋色。
见山即恋岫,遂如受山客。
况兹嶂崿深,窈窕入幽积。
苍崖荡翠微,林光瀁空碧。
清气满吴关,江城正烟夕。
搴萝挹飞泉,依松蹑峭迹。
爱此陵缅新,怀有周旋惜。
宛若情深人,初识已脉脉。
回首怅峰峦,登舻杳相隔。
白话文翻译
浮云缓缓地飘过江面,带来了秋天的色彩。
看到山便情不自禁地爱上了那山的幽美,仿佛成了山中的客人。
况且如今山峦高耸深邃,幽静的景致令人陶醉。
苍翠的崖壁摇曳着微微的绿意,林间的光影映衬着空中的碧蓝。
清新的气息弥漫在吴门,江城此时正笼罩在烟雾之中。
我采摘着藤萝,轻抚着飞流而下的泉水,沿着松树小心翼翼地攀登。
我爱这新近的陵墓,怀着对它的珍惜和眷恋。
这宛如与情深意重的人初次相识,已然互生情愫。
回头眺望那些峰峦,船只已在远方渐渐消失。
注释
- 浮云:指天空中的云彩,形容轻盈飘逸的状态。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可能是无锡一带。
- 清气:清新而凉爽的气息,常与山水自然景观相联系。
- 搴萝:指采摘藤萝,表现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密,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对山水的热爱贯穿其诗作。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自丹阳至吴门途经无锡时,受惠山清泉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之感慨。诗中体现了对山水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惠山的景色,展示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思考。开篇的“浮云度江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在“见山即恋岫”中得以体现,山水之间的亲密交融使得诗歌充满了灵动的气息。诗中对“苍崖荡翠微”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情感的抒发,尤其是“宛若情深人,初识已脉脉”,将自然美与人情感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诗人在回首时的“怅峰峦”中,流露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与之暂别的惆怅,给读者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云度江来:描绘云彩轻盈而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飘然带秋色:表现出秋天的气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见山即恋岫:看到山便立刻爱上,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况兹嶂崿深:强调山的高耸与深邃,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苍崖荡翠微:苍翠的山崖在阳光下摇曳,刻画出自然的灵动。
- 清气满吴关:清新的气息弥漫在江城,表现自然环境的宜人。
- 搴萝挹飞泉:动作细腻,表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爱此陵缅新:表达对新景的喜爱和珍惜。
- 宛若情深人:将自然美与人情感相结合,暗示人与自然的深情联系。
- 回首怅峰峦:表达离别时的惆怅与对自然美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人情,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苍崖荡翠微,林光瀁空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自由和闲适的生活。
- 山:象征坚韧与永恒,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清泉:象征纯净和生命的源泉,带来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浮云”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自由与闲适
C. 恋爱
答案:B -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A. 回首怅峰峦
B. 爱此陵缅新
C. 清气满吴关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江城”指的是哪个地区? A. 苏州
B. 无锡
C. 南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史密的诗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王维则更突出山水的空灵与孤寂。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史密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