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观察使熊公方受左迁东昌太守为长歌寄之》
时间: 2025-01-19 20:02: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观察使熊公方受左迁东昌太守为长歌寄之
乱山嵬嵬雪扑天,
云愁树寒寒无烟。
大河欲冻不可越,
路遥翅短无由前。
去年遇敌桑弧鸣,
贼来不近曹阳城。
交亲欲致范孟博,
干戈怅阻孙子荆。
君今汲黯已卧守,
河东季布必不久。
斯饥正跻南山幽,
维霰难蒙日在蔀。
东北苍生今凛冽,
幸逢尧舜忍决绝。
但须努力爱黎元,
莫使弦歌负稷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乱山在雪中巍峨耸立,天空阴沉,树木寒冷而无烟的景象。大河快要结冰,无法逾越,路途遥远,翅膀短小无法前行。去年我曾遭遇敌人,弓弦响亮,贼人却未能逼近曹阳城。亲戚想要带来范孟博(指范蠡、孟尝君等贤士),但战争阻碍了与孙子荆的交往。如今你像汲黯一样卧守,河东的季布也不会久留。此刻饥荒正影响南山的隐秘,寒霰难以遮蔽阳光。东北的苍生如今十分寒冷,幸好遇到了尧舜之治,能够忍耐绝望。但愿你努力爱护百姓,别让音乐和歌声辜负了农耕的承诺。
注释
- 嵬嵬:形容山势高耸、巍峨。
- 扑天:形容雪花纷飞,仿佛扑向天空。
- 翅短:比喻力量不足。
- 桑弧:指弓箭,桑树制成的弓。
- 曹阳城:指曹阳的城池,暗示抵御外敌的能力。
- 汲黯:汉代名士,曾在朝廷中任职,后被贬。
- 季布:指汉代的季布,因其义气和名声而著称。
- 尧舜:古代贤君,象征仁政。
- 稷契:稷是谷物之神,契是约定,暗指对农民的承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密,清代诗人,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疾苦,风格多反映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作者得知熊公(熊希龄)被左迁至东昌太守的消息后,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凛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苦。诗人用“乱山嵬嵬雪扑天”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冷清的氛围,暗示了政治上的动荡与不安。接着,诗人以“大河欲冻不可越”来表达困境,似乎暗示着面临的重重障碍。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诗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忧虑与亲情的疏离。尤其在提及“交亲欲致范孟博”时,诗人流露出对良将贤士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对国家、对百姓的关怀。最后几句“但须努力爱黎元,莫使弦歌负稷契”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强调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极具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山嵬嵬雪扑天:描绘了冬雪覆盖的山峦,象征着冷酷与孤立。
- 云愁树寒寒无烟:树木在寒冷中无烟,暗示着萧条的社会状态。
- 大河欲冻不可越:比喻着前路艰难,难以逾越的障碍。
- 路遥翅短无由前:表达了无力感,似乎无力改变现状。
- 去年遇敌桑弧鸣:追忆往昔的战斗与斗争,显示出历史的沉重。
- 贼来不近曹阳城:表明了对家乡安全的忧虑。
- 交亲欲致范孟博:展现了对贤士的渴望,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
- 干戈怅阻孙子荆:战争阻碍了亲情的交往,抒发了无奈。
- 君今汲黯已卧守:暗指朋友的隐退,表达对好友的惋惜。
- 河东季布必不久:借用历史人物,表达对未来的警觉。
- 斯饥正跻南山幽:描绘了饥荒的严重,民生困苦。
- 维霰难蒙日在蔀:意象生动,表现了寒霜遮蔽阳光的无奈。
- 东北苍生今凛冽:强调百姓的苦难,情感愈发沉重。
- 幸逢尧舜忍决绝:强调历史上贤明君主的重要性。
- 但须努力爱黎元:期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传达希望。
- 莫使弦歌负稷契:呼唤对农业和百姓的承诺,不要辜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社会现状。
- 对仗:如“云愁树寒”与“寒无烟”对仗工整。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以及对贤才的渴望,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山:象征着动荡与不安。
- 大河:代表着阻碍与挑战。
- 桑弧鸣:暗示战争与斗争。
- 尧舜:象征理想政治与仁爱之治。
- 黎元:代表普通百姓,表达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乱山嵬嵬”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春天的花朵
- B. 冬天的雪景
- C. 夏天的烈日
-
诗中提到的“曹阳城”象征什么?
- A. 战斗的胜利
- B. 家乡的安全
- C. 朋友的关心
-
诗人希望统治者应如何对待百姓?
- A. 忽视
- B. 关心与爱护
- C. 统治与压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史密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朋友的关怀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与责任感。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