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家书偶怀》
时间: 2025-01-19 14:5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 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 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 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
白话文翻译
回头看,远行的车子已经驶出了熟悉的林子,地上浮云密布,层层阴云升起。 临行时已经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但离别后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 人事在春天之后发生了大半的变化,江水波涛流过汉阳,显得更加深邃。 东归的消息久久没有传来,芳洲似乎被隔绝了,只能在月下听到孤鸿的鸣叫声。
注释
- 征车:远行的车子。
- 故林:指熟悉的林子,比喻故乡或旧地。
- 层阴:层层阴云。
- 人事:指人世间的事情。
- 汉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
- 芳洲:指美好的地方,此处可能指故乡或某个特定的地方。
- 孤鸿:孤独的大雁,常用来比喻孤独的人或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开(1784-1824),字梦梁,号孟涂,清代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开在远行之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所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首联“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征车驶出故林,浮云密布,阴云层层,营造了一种沉重和忧郁的氛围。颔联“临行已觉无他语,别去偏多不尽心”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无言以对,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颈联“人事半从春后改,江波流过汉阳深”通过对人事变迁和江水深邃的描绘,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人生的无常。尾联“东归久报芳洲隔,更听孤鸿月下音”则通过孤鸿的鸣叫,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思乡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回首征车出故林:诗人回头看,远行的车子已经驶出了熟悉的林子,表达了离别的开始。
- 浮云满地起层阴:地上浮云密布,层层阴云升起,营造了一种沉重和忧郁的氛围。
- 临行已觉无他语:临行时已经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
- 别去偏多不尽心:但离别后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表达了离别后的复杂情感。
- 人事半从春后改:人事在春天之后发生了大半的变化,暗示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人生的无常。
- 江波流过汉阳深:江水波涛流过汉阳,显得更加深邃,增强了诗中的忧郁氛围。
- 东归久报芳洲隔:东归的消息久久没有传来,芳洲似乎被隔绝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更听孤鸿月下音:只能在月下听到孤鸿的鸣叫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满地起层阴”中的“浮云”比喻离别的沉重和忧郁。
- 拟人:如“别去偏多不尽心”中的“不尽心”拟人化,表达了离别后的复杂情感。
- 对仗:如“回首征车出故林,浮云满地起层阴”中的“回首”与“浮云”,“征车”与“满地”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思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车:远行的车子,象征离别和远行。
- 故林:熟悉的林子,象征故乡或旧地。
- 浮云:密布的浮云,象征离别的沉重和忧郁。
- 层阴:层层阴云,增强诗中的忧郁氛围。
- 江波:深邃的江水,象征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人生的无常。
- 孤鸿:孤独的大雁,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浮云满地起层阴”中的“浮云”比喻什么? A. 离别的沉重和忧郁 B. 天空的美丽 C. 自然的变幻 D. 人生的无常
-
诗中“别去偏多不尽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
诗中“东归久报芳洲隔”中的“芳洲”可能指什么? A. 故乡 B. 某个特定的地方 C. 美好的地方 D. 以上都是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祝福。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思乡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刘开《寄家书偶怀》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刘开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刘开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诗十九首》:收录了多首经典的离别诗,可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