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似表弟游石门怀蹈元时中用高字韵》

时间: 2025-01-04 09:03:26

逼人尘事等牛毛,袖手端须着眼高。

策蹇倦追千里马,荷锄安用百金刀。

病来避酒连三月,春半寻山第一遭。

不见鞭鸾两仙吏,祗应上界变分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似表弟游石门怀蹈元时中用高字韵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逼人尘事等牛毛,袖手端须着眼高。
策蹇倦追千里马,荷锄安用百金刀。
病来避酒连三月,春半寻山第一遭。
不见鞭鸾两仙吏,祗应上界变分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一种无奈与消极的心态。他感叹世俗琐事就像牛毛一样繁杂,身处其中的人必须抬高眼光,才能超脱于尘世的纷扰。诗人以千里马比喻追求理想的艰难,暗示自己已感疲惫;而手中虽然握有百金的工具,却不知何用。因病而避酒三月,春天已过了一半,才去山中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却又没有见到曾经的知音,似乎只能仰望高远的理想,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


注释:

  • 逼人:使人感到。
  • 尘事:世俗琐事。
  • 牛毛:形容细小而繁多的事物。
  • 袖手:形容不作为或不参与。
  • 策蹇:骑马能力差,指追求理想艰难。
  • 千里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荷锄:指手持锄头,象征劳动。
  • 百金刀:比喻有价值但用处不大的工具。
  • 病来避酒:因身体不适而不饮酒。
  • 鞭鸾:古代的仙官。
  • 分曹:暗示官职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字德华,号南湖,生于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弥逊晚年,表明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无奈。诗中通过与表弟游玩石门的经历,寄托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这首《与似表弟游石门怀蹈元时中用高字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感悟。全诗语言简洁却意蕴深厚,第一联以“逼人尘事等牛毛”开篇,生动地描绘出世俗繁琐的生活对人的压迫感,暗示着诗人对这种琐事的厌倦与无奈。而“袖手端须着眼高”则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虽然身处低谷,但仍需仰望高远的目标。

接下来的两联,通过“策蹇倦追千里马”和“荷锄安用百金刀”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拥有出色的工具,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却感到疲惫,显示出一种无力感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联“不见鞭鸾两仙吏,祗应上界变分曹”更是将诗歌推向了一个哲理的高度,诗人对社会地位与理想的思考让人深思,似乎是对理想的无奈放弃。

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令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李弥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逼人尘事等牛毛:世俗琐事如牛毛般繁杂,令人感到压迫。
  2. 袖手端须着眼高:不参与这些琐事,须要保持高远的眼光。
  3. 策蹇倦追千里马:追求理想的过程艰辛已感疲惫。
  4. 荷锄安用百金刀:虽拥有贵重的工具,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
  5. 病来避酒连三月:因病而避开酒宴,已然三个月未饮。
  6. 春半寻山第一遭:春天已经过了一半,第一次去山中游玩。
  7. 不见鞭鸾两仙吏:没有见到昔日的知音仙人。
  8. 祗应上界变分曹:应该是因为在官场的变动与分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尘事比作牛毛,形象地表现出其繁杂。
  • 对仗:如“策蹇倦追”和“荷锄安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及“千里马”与“百金刀”的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索,反映出一种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事:象征繁琐的生活琐事。
  • 千里马:象征追求理想的渴望与艰辛。
  • 百金刀:象征价值高但用处不大的工具,反映出诗人的无奈。
  • 鞭鸾:象征理想与追求的仙境,表达人生追求的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尘事”比作什么?

    • A) 金银
    • B) 牛毛
    • C) 花瓣
    • D) 星辰
  2. 诗中提到的“千里马”象征什么?

    • A) 理想
    • B) 生活
    • C) 朋友
    • D) 财富
  3. “荷锄安用百金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满足
    • B) 无奈
    • C) 高兴
    • D) 绝望

答案:

  1. B) 牛毛
  2. A) 理想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弥逊的诗更为个人化,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理想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李弥逊诗集》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