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帆十日转长山,为送闲身到广寒。明月峰峦人境外,溪声一夜响前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风破浪,历经十天航行到达长山,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前往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在明月照耀下,山峰轮廓显得格外迷人,远离了人间的喧嚣,溪水的声音在前滩一整夜地响起。
注释:
- 风帆:指船帆,借以描绘航行。
- 十日:十天,表明航行的时间。
- 长山:可能指某个特定的山名,象征远方的理想。
- 广寒: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高洁和宁静。
- 明月:象征清澈明亮的夜空,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峰峦:山峰和山岭,表示高山的壮丽。
- 人境外:远离人间的地方,指隐逸的生活。
- 溪声:溪水的声音,象征自然的音乐。
- 前滩:指海滩或河滩,表示靠近水边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中创作,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自然场景。在快速的船行中,时间的流逝被诗人感知为一种放松与解放,表明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追求的重视。“明月峰峦人境外”一句,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传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的渴望。溪水声在夜晚的响起,既是大自然的乐章,也是心灵深处的回响,仿佛在呼唤人们回归最纯净的自我。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深具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帆十日转长山”:描绘了诗人乘船航行的场景,表示了旅途的艰辛及决心。
- “为送闲身到广寒”:揭示了诗人远行的目的,是为了追寻理想的生活方式。
- “明月峰峦人境外”:通过明亮的月光衬托出山的美丽,展现诗人对人世喧嚣的逃避。
- “溪声一夜响前滩”:溪流的声音在夜间响起,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心灵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广寒”可以看作对理想境界的比喻。
- 拟人:溪声如同夜的低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的结构和韵律均匀,展现了古诗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帆:象征着自由与探索。
- 明月:象征纯净与美好。
- 溪声:象征自然的和谐与心灵的呼唤。
- 长山与广寒:象征着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广寒”是指哪里?
- A. 人间
- B. 天上
- C. 海洋
- D. 深山
- 答案:B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 A. 忧伤
- B. 平静
- C. 愤怒
- D. 兴奋
- 答案:B
-
“明月峰峦人境外”中的“人境”指的是什么?
- A. 城市
- B. 自然
- C. 村庄
- D. 人世
-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鹿柴》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但更侧重于诗人内心的感受。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但李弥逊的作品更突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多了一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