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宗之建安》

时间: 2025-01-19 18:16:36

老翁更事几河沙,苦爱溪头管物华。

种竹成林心未足,买船载月思无涯。

黄莺唤友非多事,白鹭窥鱼更可嗟。

念子蓝舁晚山里,可能来共拾馀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仲宗之建安
老翁更事几河沙,苦爱溪头管物华。
种竹成林心未足,买船载月思无涯。
黄莺唤友非多事,白鹭窥鱼更可嗟。
念子蓝舁晚山里,可能来共拾馀霞。

白话文翻译:

老翁经历了多少风雨,仍然苦恋那溪边的美丽景物。
种下竹子长成林子,心里却总觉得不够,
想买一只船去载着月亮,思绪无止无尽。
黄莺叫唤朋友并不是多余的事,
白鹭在水面上窥视鱼儿,更是令人叹息。
想念你,孩子,愿你在晚山之中,
能否来共我拾起那残余的晚霞。

注释:

字词注释:

  • 更事:经历、经历过。
  • 河沙:比喻经历的多、事物繁杂。
  • 苦爱:深沉而痛苦的爱。
  • 物华:自然景物的美丽。
  • 蓝舁:指蓝色的船,或指一种船。
  • 拾馀霞:捡拾残余的晚霞,象征美好的回忆和期待。

典故解析:

  • 黄莺白鹭:皆为自然界中常见的鸟类,象征着自由与自然之美。
  • 载月:古诗中常用月亮象征理想与追求,买船载月则表达一种渴望与追寻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景物。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弥逊送别友人仲宗前往建安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索。开头两句,诗人以“老翁”自喻,透出一种沧桑感,经历了许多却依然对自然的美有着深切的爱恋。这里的“几河沙”不仅指代岁月的流逝,更隐喻着人世间的繁杂与无常。接着,诗人通过描绘竹林和月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想要在静谧的自然中捕捉那份宁静与美好。

后半部分,黄莺与白鹭的出现,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生活的反思,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翁更事几河沙:自比老者,暗示经历丰富。
  2. 苦爱溪头管物华:对自然的热爱是深沉而苦涩的,表现出一种无奈。
  3. 种竹成林心未足:虽然有所成就,但心中仍感不足。
  4. 买船载月思无涯:借船载月象征追寻理想,思绪无尽。
  5. 黄莺唤友非多事:自然界的黄莺呼唤朋友,表达友谊的真挚。
  6. 白鹭窥鱼更可嗟:白鹭在水边窥视鱼,令人唏嘘,暗含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慨。
  7. 念子蓝舁晚山里:对孩子的思念,寄托在蓝色的船中,表现出一种期待。
  8. 可能来共拾馀霞:希望友人能一同来捡拾残余的晚霞,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经历比作“河沙”,形象生动。
  • 拟人:黄莺与白鹭赋予了生命,增添了自然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翁:象征岁月的积淀与智慧。
  • 溪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竹林:象征生长与希望。
  • :象征理想与追寻。
  • 黄莺、白鹭: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晚霞:象征美好时光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翁更事几河沙”中的“河沙”主要象征什么?
    A. 多年的经历
    B. 大量的财富
    C. 自然的美丽

  2. 本诗中提到的“黄莺”主要是用来表现什么?
    A. 自然的宁静
    B. 友谊的珍贵
    C. 生活的艰辛

  3. 诗中的“买船载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弥逊的《送仲宗之建安》则结合了对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更为广阔的情感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