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道中晚步》

时间: 2025-01-14 05:40:44

层要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充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层要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充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云门道中晚步的情景。山峦重叠,显得阴暗而迷离,路径在山间转弯,让人更加困惑。远处望去,游动的云彩与落下的夕阳交相辉映,脚步似乎随着水流奔向前方的小溪。伐木人归来,山野上孤烟袅袅,牛儿卧在春犁下,麦田低垂。诗人独自徘徊在辋川的画卷中,醉酒后搀扶着白发老人,手握青色的拐杖。

注释:

  • 层要:层层叠叠的山峰。
  • 叠巘:重叠的山峦。
  • :小山丘。
  • :迷惑、困惑。
  • 游云:飘动的云彩。
  • 奔落日:奔向落下的太阳。
  • 充水:满溢的水流。
  • 赴前溪:流向前方的小溪。
  • :伐木人。
  • 野烧:野外的火焰。
  • 孤烟:孤独的烟雾。
  • 牛卧:牛在休息。
  • 春犁:春天的犁地。
  • 辋川:辋川是指一处美丽的地方。
  • 醉扶:醉酒后搀扶。
  • 白叟:白发老人。
  • 青藜:用青色的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弥逊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画面,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云门道中晚步》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的诗作。诗中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诗人内心的平和。开篇以“层要叠巘暗东西”引入,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山景,暗示了人生的迷惘;接着通过“望与游云奔落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游云与落日相映成趣,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后面的描写中,樵夫的归来、牛儿的安卧,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安详。“独绕辋川图画里”,诗人沉浸在这幅自然画卷中,感受到一种醉意与陶醉,最后与白叟的相扶相携,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也是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在恬淡的自然景色中,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层要叠巘暗东西:山层层叠叠,显得阴暗,方向模糊。
  2. 山转岗回路更迷:山路弯弯曲曲,使人更加迷惑。
  3. 望与游云奔落日:远望游动的云彩与落下的夕阳相辉映。
  4. 步随充水赴前溪:脚步随满溢的水流奔向前方的小溪。
  5. 樵归野烧孤烟尽:伐木人归来,山野上孤烟已然消散。
  6. 牛卧春犁小麦低:牛儿卧在春天犁地下,麦田低垂。
  7. 独绕辋川图画里:独自徘徊在辋川的美丽画卷中。
  8. 醉扶白叟杖青藜:醉酒后搀扶着白发老人,手握青色拐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融为一体,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游云与落日的关系,表现出自然的动态与生机。
  • 对仗:如“樵归野烧孤烟尽”,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象征稳重与永恒。
  • :象征生命与流动。
  • 樵夫:象征勤劳与简单的生活。
  • 白叟:象征智慧与人生的阅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层要叠巘”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清晰的山峰
    • B. 迷雾中的山峦
    • C. 平坦的田野
  2. “醉扶白叟杖青藜”中,“青藜”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工具
    • C. 一种颜色
  3. 此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宁静与思考
    •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弥逊的《云门道中晚步》均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但王维更侧重于孤独中的深思,而李弥逊则更多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弥逊诗集及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