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时间: 2025-01-17 10:4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
梁王吹台侧,五月多荷花。
荷开对翘鹭,吴客还思家。
家在水中城,四面如铺霞。
焉能长相守,千里独起嗟。
补官东海上,物景莫言赊。
白话文翻译
在梁王的吹台旁边,五月时节盛开着许多荷花。
荷花盛开,白鹭在旁飞舞,来自吴地的游子却依然思念故乡。
故乡在水中城,四周如同铺开了霞光。
怎能长久相守,千里之外我独自叹息。
补官的工作在东海之上,眼前的景象又怎能用言语来形容呢。
注释
- 梁王吹台:指的是梁王的宴会或游乐场所,吹台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
- 翘鹭:指的是翅膀优雅飞舞的白鹭,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吴客:来自吴地的客人,代表远离故乡的游子。
- 水中城:指的是水乡城市,象征着故乡的环境。
- 铺霞:形容四周的景色如霞光般美丽。
- 千里独起嗟:千里之外,孤独地叹息。
- 补官:指的是补任官职,表示作者对前途的无奈与思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清真,南宋初期诗人,善于写田园诗和咏怀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李信臣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李信臣将要返回湖州,令诗人产生了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是一首充满乡愁与离愁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梁王的吹台与盛夏的荷花,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美好的场面,随后转入对白鹭与吴客的描绘,表现出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接下来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家乡的美丽与宁静,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最后两句通过“千里独起嗟”与“物景莫言赊”表达了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精美的自然景色,更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友情与故乡的珍视。这使得《送李信臣尉节县先归湖州》成为了古典诗词中一首经典之作,体现了梅尧臣的艺术才华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王吹台侧: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场所,暗示着繁华的宫廷生活。
- 五月多荷花:点明了时节,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 荷开对翘鹭:借助荷花与白鹭的美丽,反衬出游子心中的惆怅。
- 吴客还思家:明确了游子的身份与思乡之情。
- 家在水中城:描绘故乡的地理特征,增添了诗的意象。
- 四面如铺霞:进一步描绘家乡的美丽,令人向往。
- 焉能长相守: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感。
- 千里独起嗟:表现出孤独与惆怅。
- 补官东海上:暗示着作者的官职与前途。
- 物景莫言赊:强调了景物的美丽与作者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比作“水中城”,增强了诗的意象与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拟人:白鹭的翩翩起舞仿佛在诉说着游子的心声,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同时也代表着青春。
- 白鹭:象征着自由与优雅,反映了游子的渴望与思念。
- 水中城:代表着故乡的宁静与美丽,是游子心中永恒的归宿。
- 霞光:象征着希望与美好,映衬出故乡的迷人景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吴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客人?
- A. 楚国
- B. 吴国
- C. 齐国
-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物景莫言__”,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自然景色。(对/错)
答案
- B
- 赊(表达对景物的无奈与感慨)
- 错(主要是表达对离别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寺》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梅尧臣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李白则偏向豪放与壮丽的自然表达。
- 主题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梅尧臣更强调离别的惆怅,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