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时间: 2025-01-14 09:56:36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作者:孟浩然 〔唐代〕

林卧愁春尽,
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
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
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
何惜醉流霞。

白话文翻译:

在林间卧床上,愁绪满怀,春天似乎已经结束;
打开窗户,欣赏眼前的美景。
忽然遇见了青鸟的使者,
邀请我进入赤松道士的家。
金色的灶台刚刚点燃火,
仙桃正值盛花期。
如果童颜可以保持不变,
那为何不醉倒在流动的霞光中呢?

注释:

  • 林卧:在树林中卧躺,指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愁春尽: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忧愁。
  • 青鸟使:传说中的青鸟是神仙的使者,寓意来访的吉祥。
  • 赤松家:指赤松道士的家,赤松道士是道教中的一位隐士。
  • 金灶:金色的灶台,象征着仙气和道家的修炼。
  • 仙桃:传说中能延年益寿的桃子,象征长生与幸福。
  • 童颜:年轻的面容,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醉流霞:沉醉于美好的景色和氛围中。

典故解析:

  • 青鸟:在古代神话中,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象征着传递消息和吉祥。
  • 赤松道士:赤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人物,代表着隐士生活和修道的理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孟浩然,字浩然,号孟东野,唐代著名山水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隐士生活,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明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与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渴望逃离世俗、追求自由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清明节的背景下,通过对春日的感伤与道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以“林卧愁春尽”开篇,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忧虑,接着转向窗外的美景,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中的“青鸟使”象征着吉祥的来访,邀请诗人走入赤松道士的家,这不仅是对道家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一种清静淡泊生活的追求。

后面的描写中,金灶的火焰和盛开的仙桃象征着道家的修炼与长生不老的理想,形成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场景。最后一句“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林卧愁春尽:在树林中卧躺,心中愁苦,春天似乎已结束,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2. 开轩览物华:打开窗户,欣赏眼前美丽的景色,心情稍微得到缓解。
    3. 忽逢青鸟使:突然遇到青鸟的使者,暗示着良好的机缘与转机的到来。
    4. 邀入赤松家:被邀请入道士的家,象征着对道教生活的向往。
    5. 金灶初开火:金色的灶台点燃,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6. 仙桃正发花:仙桃盛开,暗喻着长生与美好,富有生命力。
    7. 童颜若可驻:如果青春能够停驻,诗人渴望保持无忧的状态。
    8. 何惜醉流霞:流连于美好时光,享受快乐的瞬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好的景象比作仙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对道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青鸟:象征吉祥与良机,传递着希望和美好。
    • 赤松道士:代表隐士生活与道教理想。
    • 金灶:象征温暖与生机,暗示着道家修炼的生活。
    • 仙桃:长生与幸福的象征,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个理想化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林卧愁春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2. “青鸟使”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传递消息的吉祥使者
    • B. 生命的结束
    • C. 过去的回忆
  3. 诗的最后一句“何惜醉流霞”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美好时光
    • C. 名声

答案:

  1. B. 忧愁
  2. A. 传递消息的吉祥使者
  3. B. 美好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的诗多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王维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孟浩然的《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表现了对道家生活的理想,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展示了宁静的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孟浩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