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臣无状挂丹书,还著青袍两载馀。
物色依然如碧鹳,阶衔久矣削绯鱼。
白话文翻译:
一位无能的小臣仍然挂着红色的榜文,已经穿着青色的官袍两年多了。周围的景色依然如同碧色的鹳鸟,阶梯上已经叼来了长久以来的削成片状的绯色鱼。
注释:
- 小臣:指的是地位低微的官员。
- 丹书:红色的榜文,通常用于表彰或惩处。
- 青袍:指官员的服装,青色的袍子象征着官职。
- 物色:指周围的景象和色彩。
- 碧鹳:鹳鸟,通常象征吉祥。
- 阶衔:指台阶上叼着的东西。
- 削绯鱼:削成片状的红色鱼,可能象征着美食或富贵。
典故解析:
“丹书”与“青袍”均为古代官员的象征,分别代表着荣誉与身份。诗中提及的“碧鹳”与“绯鱼”则可能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之作,也有细腻婉约之篇。刘克庄在诗词中常表达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遭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辛卯年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刘克庄以个人的经历为背景,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小臣的身份出发,生动地描绘了他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困境。开篇描写小臣挂着红色榜文,暗示其无能与遭遇,随后提到青袍的穿着,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身份的困扰。接下来的“物色依然如碧鹳”,则转向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暗示尽管外在美好,内心却难以释怀。最后一句“阶衔久矣削绯鱼”,则将个人的悲哀与美食的享受相融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享受。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失落与惆怅,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臣无状挂丹书:小臣因无能而挂上了红榜文,说明他在官场上的不称职。
- 还著青袍两载馀:时间已过两年,他依旧穿着官袍,体现出他身份的尴尬和无能。
- 物色依然如碧鹳:周围的景象依旧美丽,象征着外在的安宁与美好。
- 阶衔久矣削绯鱼:阶梯上叼着的红鱼,象征着长久以来的富贵与享受,却也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臣与美丽的景象相对比,突显内心的失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诗意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小臣的无能与周围美好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丹书:象征着名声与荣誉,但在小臣手中却变得无用。
- 青袍:代表官职和身份,但也象征着困境与无能。
- 碧鹳:象征美好与吉祥,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削绯鱼:既是美味的象征,也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小臣在诗中被描述为何无能?
A. 无法升迁
B. 挂丹书
C. 穿青袍
D. 物色如碧鹳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碧鹳”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吉祥
C. 美食
D. 美好生活
答案:B -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失望
C. 忧虑
D. 无所谓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动荡时期的失落与忧虑。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描绘了个人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追求,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官场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多反映了国家的忧患。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