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后十首》

时间: 2025-01-01 18:03:59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寰海后十首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战乱时期谈论和平,又有几次在和平时期谈论战争呢? 传令的鹤羽书和风檄都已用尽,孩子们谈论海外国家,婢女们谈论军事。 在梦中草拟奏疏,流下苍生的泪水,诗中描绘的莺花蕴含着稗史的情感。 官员们不必像拾遗那样学习社会,只是徒然惊动汉朝的公卿。

注释

  • 兵革:指战争。
  • 承平:指和平时期。
  • 鹤尽羽书风尽檄:比喻战事频繁,传递军情的文书用尽。
  • 海国:指海外国家。
  • 疏草:指草拟的奏疏。
  • 苍生泪:指百姓的泪水。
  • 莺花:指诗中的美好景象,暗喻历史。
  • 稗史:指非正史的民间记载。
  • 官匪拾遗:指官员不必像拾遗那样学习社会。
  • 绛灌汉公卿:指汉朝的公卿,比喻高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源(1794-1857),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魏源在《寰海后十首》中的一首,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谈论,揭示了社会动荡的现实。诗中“鹤尽羽书风尽檄”形象地描绘了战事的频繁,而“儿谈海国婢谈兵”则反映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后两句通过“梦中疏草苍生泪”和“诗里莺花稗史情”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魏源作为思想家和诗人的双重特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的谈论,揭示了社会动荡的现实。
  2. 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形象地描绘了战事的频繁和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3. 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4. 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批评了官员们的不作为,只是徒然惊动高官。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和平与战争的对比,突出了社会动荡的现实。
  • 比喻:“鹤尽羽书风尽檄”比喻战事频繁。
  • 象征:“莺花”象征历史,“苍生泪”象征百姓的苦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尽羽书风尽檄:战事的频繁。
  • 儿谈海国婢谈兵: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 梦中疏草苍生泪: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 诗里莺花稗史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鹤尽羽书风尽檄”比喻什么? A. 和平时期 B. 战事频繁 C. 社会动荡 D. 官员不作为

  2. 诗中“儿谈海国婢谈兵”反映了什么? A. 和平时期的生活 B. 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 C. 官员的作为 D. 历史的变迁

  3. 诗中“梦中疏草苍生泪”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思考 B. 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C. 对战争的忧虑 D.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对民生的影响。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边塞的战争景象。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魏源的《寰海后十首》都反映了战乱对民生的影响,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魏源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魏源全集》:收录了魏源的全部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历史著作等。
  • 《中国古代战争诗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战争题材诗歌,可以与魏源的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