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时间: 2025-01-04 09:0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作者:刘克庄
朝骑宝马听鸡声,
夕问归舟灶婢惊。
手扳抽还无责任,
谏书讫了少施行。
有时短褐过邻舍,
不记巍冠待迩英。
善类合离关世运,
非人颊舌所能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晨骑着骏马听到鸡鸣,
傍晚询问归来的船只,厨房的小婢女被惊吓。
手中把握着权力,却没有责任可言,
劝谏的书信写完却少有人施行。
有时穿着短衣经过邻居家,
不记得自己戴着高冠等待英才。
善良之人终究要与世俗远离,
这并不是人们口中能随意争辩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朝骑宝马:早晨骑着马,宝马指的是优质的马匹。
- 鸡声:清晨的鸡鸣声。
- 灶婢:厨房的女仆。
- 手扳抽:手中有权力,能把握大局。
- 谏书:劝谏的书信。
- 短褐:短衣,指平民的服装。
- 巍冠:高冠,象征地位或权力的衣着。
- 善类:善良的人。
- 颊舌:口舌,指的是流言蜚语。
典故解析:
诗中的“谏书”一词常涉及古代士人对君主的忠告与劝谏,反映出诗人对时政的关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骥,号静庵,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诗歌方面颇有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感受,表现出对权力和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善良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个早晨和傍晚的生活片段,表现诗人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开头的“朝骑宝马听鸡声”给人一种富贵的生活状态,然而紧接着的“夕问归舟灶婢惊”则突显出日常生活的平凡与琐碎。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与责任的矛盾。在“手扳抽还无责任”中,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权力,但却无所作为,表现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写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穿着短衣经过邻舍,反映出他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甚至对于身处高位的轻视,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最后两句“善类合离关世运,非人颊舌所能争”,则表达了诗人对良善之人的深刻理解与同情,表明在世俗纷扰中,真正的善良与智慧常常不被人所理解。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责任与权力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骑宝马听鸡声:描绘出早晨骑马的悠然自得,带出一丝富贵的气息。
- 夕问归舟灶婢惊:傍晚询问归来的舟船,厨房的小婢女因惊吓而显得慌乱,形成生活的对比。
- 手扳抽还无责任:尽管手中握有权力,但却没有承担的责任,表达出权力的虚无。
- 谏书讫了少施行:劝谏的书信写完后却没得到重视,显示出无奈与失落。
- 有时短褐过邻舍:偶尔换上平民的衣服,穿过邻居家,表现出亲民的态度。
- 不记巍冠待迩英:不再在意高冠的身份,反而关注真正有才华的人。
- 善类合离关世运:善良的人最终与世俗的运气无关,表现出对社会的冷漠。
- 非人颊舌所能争:并不是人们的口舌可以轻易争辩的,强调善恶的本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对比:通过对比早晚生活的不同,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权力、责任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关心民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马:象征富贵与权力。
- 鸡声:代表清晨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
- 灶婢:象征日常生活的平凡与琐碎。
- 短褐:象征平民的身份与亲民的态度。
- 巍冠:暗喻高位与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朝骑宝马”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富贵的生活
C. 旅行的经历 -
“谏书讫了少施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忧愁 -
诗中提到的“善类合离关世运”意味着什么?
A. 善良的人与世俗无关
B. 善良的人会成功
C. 善良的人容易被忽视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反映了对时局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诗作对比: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多表现个体的豪情壮志,而后者则关注社会责任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深入理解宋诗的风格与情感。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详细的诗词解析与鉴赏技巧。
- 《刘克庄诗文集》:研究刘克庄生平与作品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