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剡张知录见寄》

时间: 2024-10-16 21:56:01

危途盍把隐为师,名姓翻嫌世或知。

栗里已成终老计,桐乡犹记旧游时。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

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危途盍把隐为师,名姓翻嫌世或知。
栗里已成终老计,桐乡犹记旧游时。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
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

白话文翻译:

在这危险的道路上,何不把隐居作为老师呢?
名声和姓氏反而让我嫌弃,世人或许更喜欢知道我的来历。
在栗树下,我已打算度过我的余生,
而桐乡的旧游时光仍在我心中留存。
云山遥远,我勤勉地寻找诗句,
风雨潇潇,我独自把诗寄出。
目送心中的期望,却没有其他言语,
我只想厚厚地培育根本,成为春天的枝叶。

注释:

  • 危途:指危险的道路,暗指生活或处境的艰难。
  • 隐为师:隐居的人可作为学习的榜样。
  • 名姓翻嫌:对名声和姓氏产生厌恶的情绪。
  • 栗里:指生活的地方,栗树常用来象征安宁。
  • 桐乡:指回忆中的故乡,桐树多用于象征友情或美好回忆。
  • 云山杳杳:形容远方的景象,表达孤独和遥远的情感。
  • 风雨潇潇:形容天气的凄凉,暗示诗人的孤独与坚韧。
  • 厚培根本:指扎实地培养根基,以便欣欣向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致,融入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与张知录的交往中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旧游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在面对人生的困惑与选择时,选择了追寻内心的宁静与自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危途”开篇,立刻引人入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与反思。诗中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社会名利的厌倦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人用“栗里已成终老计”表达了自己在生活的选择上已倾向于隐逸,渴望摆脱繁华的纷扰,追求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在“桐乡犹记旧游时”中,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增添了几分温情与惆怅,似乎是在说,尽管生活在变迁,但那些美好的记忆依然鲜活。这种感情的交融,使得整首诗在叙述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追求。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仍坚持写作,这是一种对艺术的忠诚与热爱。

最后的“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希望在内心深处扎根,蓄积力量,待时而发,最终能够在春天里绽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危途盍把隐为师:在艰难的道路上,何不把隐居生活作为学习的榜样。
  2. 名姓翻嫌世或知:对名声和身份产生厌倦,反而是世人更想知道这些。
  3. 栗里已成终老计:在安静的栗树下,我已决定安享晚年。
  4. 桐乡犹记旧游时:对桐乡的回忆依然在心,旧时游玩仍历历在目。
  5. 云山杳杳勤搜便:在遥远的云山中,我努力寻找诗句的灵感。
  6. 风雨潇潇独寄诗:即使在风雨中,我依然独自写诗并寄出。
  7. 目送心期无别语:目送内心的期望,却难以言表。
  8. 厚培根本做春枝:希望在根基上厚植,成为春天的枝叶,寓意生长和希望。

修辞手法:

  1. 比喻:隐喻“隐为师”,象征智慧与宁静。
  2. 拟人:将“春枝”形象化,赋予生命与希望。
  3. 对仗:如“云山杳杳”与“风雨潇潇”,营造出对比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名利的厌倦和对旧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展现了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决心与希望。诗人通过扎根于内心深处,期待未来的美好,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途:象征生活的艰难与不确定。
  • 隐居:隐喻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 栗树:象征安宁与归属。
  • 桐乡:代表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 云山:象征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为师”指的是什么?
    A. 对名声的追求
    B. 把隐居生活作为学习的榜样
    C. 对旧游的怀念
    D. 对生活的厌倦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栗里已成终老计”,这里的“栗里”是指__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社会名利的向往。(对/错)

答案:

  1. B
  2. 生活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2.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 《王维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