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前韵》

时间: 2025-01-04 09:52:23

吁嗟天数不人由,举目江河万里愁。

为厉可无忠义鬼,觅封忍见笑谈侯。

功名只作无时看,气节须从险处留。

归去来辞非浪赋,曾知此老此心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吁嗟天数不人由,举目江河万里愁。
为厉可无忠义鬼,觅封忍见笑谈侯。
功名只作无时看,气节须从险处留。
归去来辞非浪赋,曾知此老此心不。

白话文翻译:

叹息天命不由人,抬头望去江河万里愁苦。
为了权势何必没有忠义的鬼,寻求封侯却忍受被人嘲笑。
功名不过是空暇时的打发,气节却必须在危险中保持。
归去来辞不是空洞的赋诗,曾经知道这个年纪,这颗心并不轻浮。

注释:

  • 吁嗟:叹息。
  • 天数:指命运、天命。
  • 举目:抬头看。
  • 为厉:为了权势。
  • 忠义鬼:忠诚和义气的人,形容缺乏正义感。
  • 觅封:寻求封爵,获得名利。
  • 笑谈侯:被人嘲笑与议论。
  • 功名:功绩和名声。
  • 气节:气节与操守。
  • 归去来辞:回归的辞章,指归隐的情怀。
  • 此老此心:指自己年纪大了,心境成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活动于南宋。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细腻,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与道德观念,深受士人喜爱。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感受到命运无常、时事变幻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权势与名利的无奈与反思,以及对忠义与气节的渴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期许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又次前韵》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以“吁嗟天数不人由”引入,表现了天命与人力的相对无奈,令人深思。随后“举目江河万里愁”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感。接下来“为厉可无忠义鬼,觅封忍见笑谈侯”更是揭示了在权力与名利的追逐中,忠义的缺失与自我价值的迷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功名视为无时之物,强调气节必须在险恶中坚持,这种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清醒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最后“归去来辞非浪赋,曾知此老此心不”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与对内心真实状态的认同,流露出一种淡然与坚守的情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展现了宋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吁嗟天数不人由:叹息命运不由人,表明对人生的无奈与叹息。
  2. 举目江河万里愁:抬头望去,江河浩荡,却感到无尽的愁苦,象征着心灵的孤寂。
  3. 为厉可无忠义鬼:为了权势,竟然可以没有忠义之人,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4. 觅封忍见笑谈侯:寻求封爵,却要忍受被人嘲笑,表现出对名利的无奈。
  5. 功名只作无时看:功名只是偶尔可以一观,强调其虚幻与不实。
  6. 气节须从险处留:气节必须在艰险之中坚持,体现出对理想的执着。
  7. 归去来辞非浪赋:归隐的辞章并非空洞之词,表明归隐之心的坚定。
  8. 曾知此老此心不:深知年华已逝,心志却依旧,表现出内心的成熟与坚定。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如“功名只作无时看,气节须从险处留”。
  • 比喻:通过江河的描写,隐喻人生的浩荡与愁苦。
  • 排比:强调了对名利与忠义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强调忠义与气节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最终体现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天数:象征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控。
  2. 江河:象征人生的漫长与忧愁。
  3. 忠义鬼:象征对忠诚与正义的渴望。
  4. 功名:象征世俗的荣华与虚幻。
  5. 气节:象征精神的坚韧与理想的追求。
  6. 归去:象征对宁静生活与内心平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数”指什么?
    A. 天气
    B. 命运
    C. 年龄
    D. 位置

  2. 诗中提到的“忠义鬼”是指?
    A. 忠诚与义气的人
    B. 鬼魂
    C. 鬼怪
    D. 无情之人

  3. “功名只作无时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功名的无所谓
    C. 对功名的追逐
    D. 对功名的执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但更侧重于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陶渊明《归园田居》:与陈著的归隐情怀相似,但陶渊明更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的平和,对比出不同的归隐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