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赋虚斋孙君容膝》
时间: 2025-01-04 06:5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连屋不居,三閒葺茅茨。
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
楚楚山下花,湛湛池边。
丈室南坡,容膝以扁之。
谁谓方回旋,天境春熙熙。
壶中著仙翁,芥子藏须弥。
虚诞彼异端,我异于斯。
圣贤与我对,经训星日垂。
可以读离骚,可以击壤诗。
回头绿纷者,金碧贮狂痴。
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
皇皇窘其庐,日怀不足私。
蚊蚋同旦暮,不满一唾嗤。
岂识天下乐,本非外铄为。
己大物自小,心旷神斯怡。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吾方谋一榻,尽老聊娱嬉。
今日为何日,此理知者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生活场景,诗人虽住在简陋的茅屋中,但田园并不狭隘,四周有竹篱围绕,别有一番风味。山下花开得娇艳,池边水色清澈,南坡的房子宽敞得足以容纳膝盖。有人说生活应当是圆满的,然而在这春光明媚的天地间,诗人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壶中有仙人,芥子虽小却藏着须弥山的奥妙。诗人认为自己与那些异端不同,与圣贤对话,接受古训如同星月照耀。可以品味《离骚》,也可以吟唱《击壤歌》。回望绿意盎然的自然,金碧辉煌的景象令人沉醉。声色犬马、财货如盗贼般侵蚀着生命,诗人感到自己生活的窘迫,时常怀有不足的私念。即便是蚊虫也在晨昏中相伴,连一唾之力都显得渺小。难道不知天下的乐趣,根本不是外在的追求。自己心中宽广,万物也显得渺小,内心宁静而愉悦。虽然一切都在变化,但静者如同卦象,皆可安然处之。诗人思索着如何安度余生,今日又是何日,这些道理又有谁能知晓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连屋不居:云气连绵,像屋顶一样,却不在里面居住。
- 三閒葺茅茨:三间闲房,用茅草盖成。
- 楚楚:形容花朵的娇艳。
- 容膝以扁之:宽敞到可以容纳膝盖。
- 虚诞:空虚荒唐的事物。
- 经训:经典教诲。
典故解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失望。
- 击壤诗:古代农民的歌谣,象征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诗中表达了隐居的乐趣和对外界的淡泊之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哲思。开篇以“云连屋不居”引入,展现出一种与自然亲密的关系,诗人用简陋的茅屋作为栖身之地,反而显得心怀广阔。“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虽是简陋,但却构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乐土。
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手法,如“己大物自小”,是诗人对内心世界和外在物质世界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蚊蚋同旦暮”来形容生活的琐碎与烦恼,然而“岂识天下乐”则表现出他对外在喧嚣的超然态度。这种超然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同时又蕴含着对生命的哲学思考。诗人无意追求外在的繁华,而更看重内心的安宁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智慧,赋予读者一种心灵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连屋不居:通过云彩的比喻,展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三閒葺茅茨:展现诗人简约的居所,反映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田园非不宽:强调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珍视。
- 谁谓方回旋:质疑常规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壶中著仙翁”,将隐喻与理想结合,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物质财富的淡泊,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 竹篱:代表简朴与自然。
- 仙翁: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壶中著仙翁”象征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理想生活
c. 社会地位
答案:b -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看法是?
a. 逃避现实
b. 珍视与向往
c. 不屑一顾
答案:b -
“己大物自小”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a. 物质至上
b. 内心平和
c. 追求名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陈著与王维的诗作,两位诗人都强调了自然与隐居生活的乐趣,但王维更多的是通过自然的细腻描绘来表达内心的宁静,而陈著则通过哲思的表达来探讨人生的意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田园诗的精神世界》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