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潮》
时间: 2025-01-17 09:19:2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秋潮
作者: 华岩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龙君猎秋海,甲士三十万。
控弦向西发,百怪咸走遁。
当空曳珠旗,飙轮上下飞。
后军击灵鼍,白马无人骑。
冰雪满天来,两岸殷其雷。
吴云不得渡,越山渐欲摧。
忽如一匹练,并力细细裁。
又如白芙蓉,朵朵当花开。
对此心骨爽,登舟驾兰桨。
散发入中流,一啸千波响。
江色寒苍苍,疏林下夕阳。
浩歌独归去,幽梦在龙堂。
白话文翻译:
龙的君主在秋天的海面上狩猎,三十万名士兵随行。
弓箭手们向西发力,所有的妖怪纷纷逃遁。
高空中飘扬着珠光闪烁的旗帜,快速的船只在水面上飞驰。
后军击打灵鼍,白马却没有人骑。
冰雪纷纷而至,两岸雷声轰鸣。
吴国的云雾无法渡过,越国的山渐渐要被摧毁。
忽然像一匹缎子,细细地被裁剪。
又如白色的芙蓉,朵朵盛开如花。
面对这一切心中畅快,登舟划动兰桨。
散发随水流而动,一声长啸激荡千波。
江面寒气苍苍,疏林下夕阳西下。
豪情高歌独自归去,幽梦依旧在龙堂。
注释:
- 龙君:指龙的君主,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 猎秋海:在秋天的海上狩猎,暗示着一种壮阔的场景。
- 甲士:指武士或士兵,表明出征的规模。
- 控弦:拉弓射箭,代表出征的准备。
典故解析:
- 吴云不得渡:可能指历史上吴国与越国的斗争,暗示战争的艰难与险阻。
- 灵鼍:灵鼍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击打它可能有唤醒神灵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岩,清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风格雄浑,又不乏细腻。
创作背景:
《秋潮》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可能在此背景下写下了对战争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秋潮》是一首展现壮阔场景与深邃情感的古诗。开篇即以“龙君猎秋海”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接着描述了三十万甲士的壮观场面,表现出战争的浩大与紧迫。诗中“控弦向西发,百怪咸走遁”则象征着勇士的英勇与妖邪的逃避,暗示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也愈加细腻,“冰雪满天来,两岸殷其雷”展现出一种秋潮的自然景象,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几句“浩歌独归去,幽梦在龙堂”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在浩大场景之下的细腻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自然的描写,折射出对人生、理想和归宿的思考,具有深远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君猎秋海:引入场景,暗示神秘的力量在狩猎。
- 甲士三十万:表现出出征的壮观场面。
- 控弦向西发:暗示士兵们准备发起进攻。
- 百怪咸走遁:正义的力量让邪恶逃避。
- 当空曳珠旗:高昂的士气和荣耀。
- 飙轮上下飞:快船在水面飞驰,展现速度。
- 后军击灵鼍:战争中的激烈场面。
- 白马无人骑:孤独感,暗示战斗的惨烈。
- 冰雪满天来:自然的严酷与寒冷。
- 两岸殷其雷:雷声轰鸣,暗示战斗的紧张。
- 吴云不得渡:历史典故,表明渡河之难。
- 越山渐欲摧:战争的破坏性。
- 忽如一匹练:比喻轻盈的状态。
- 又如白芙蓉:美丽的自然意象。
- 对此心骨爽:内心的畅快与释然。
- 登舟驾兰桨: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
- 散发入中流:顺应自然的状态。
- 一啸千波响:豪情壮志的表达。
- 江色寒苍苍:描绘了冷清的自然风光。
- 疏林下夕阳:细腻的自然描写。
- 浩歌独归去:表达孤独的归途。
- 幽梦在龙堂:暗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忽如一匹练”。
- 拟人:如“百怪咸走遁”。
- 对仗:如“冰雪满天来,两岸殷其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战争场面与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理想与归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豪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君:象征力量与神秘。
- 甲士:勇士与英雄。
- 秋海:自然的壮丽与凶险。
- 白马:象征自由与孤独。
- 冰雪:冷酷与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龙君猎秋海”中的“龙君”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神秘的力量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B -
诗中的“白马无人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荣耀
B. 孤独
C. 战斗
答案: B -
“浩歌独归去”的意思是: A. 独自高歌归家
B. 与他人同行
C. 迷失方向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毛泽东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秋潮》 vs. 《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命运的思考,但《秋潮》更强调战争的壮阔,而《夜泊牛渚怀古》则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