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时间: 2025-01-04 10:38:22

半帘花影西风飐。

冷逼凤镫孤焰闪。

移妆槛。

铺文簟。

十二雕窗和月掩。

离愁浓似酽。

宫样双蛾长敛。

檀枕梦醒回粉脸。

泪珠三四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应天长
半帘花影西风飐。冷逼凤镫孤焰闪。
移妆槛。铺文簟。十二雕窗和月掩。
离愁浓似酽。宫样双蛾长敛。
檀枕梦醒回粉脸。泪珠三四点。

白话文翻译:

半帘的花影在西风中轻轻摇曳,
寒冷逼近,仿佛孤单的凤镫上的火焰在闪烁。
我移开妆镜,铺开绣有文样的席子,
月光透过十二扇雕花窗户轻轻掩映。
离愁比浓烈的酒还要浓厚,
如宫中女子那长长的眉毛收敛。
在檀香的枕头上,我梦醒后,
脸上的粉妆已被泪珠打湿,三四点滴落。

注释:

  • 凤镫:古代一种灯具,形似凤,常用来形容孤独的烛光。
  • 文簟:指有花纹的席子,通常用于铺床或坐卧。
  • 雕窗:雕刻精美的窗户,象征细腻的生活。
  • 离愁:指离别时的愁苦,情感非常浓烈。
  • 宫样双蛾:指宫中女子的眉毛,形状如蛾,形容女子的美丽与忧愁。
  • 檀枕:用檀香木制作的枕头,通常具有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芳灿,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创作。她的诗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应天长》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女性的生活状态。杨芳灿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她身为女子的柔情与坚韧。

诗歌鉴赏: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深切的离愁与孤独感。开头的“半帘花影西风飐”,画面优美,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冷逼凤镫孤焰闪”描绘了孤独的烛光在寒风中摇曳,隐喻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移妆槛。铺文簟。”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正如她面对离愁的苦楚。在“离愁浓似酽”的句子中,诗人将离愁比作浓烈的酒,反映了情感的深厚与难以释怀。

后面几句“宫样双蛾长敛”则描绘了美丽的宫女因愁苦而收敛的眉目,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最后一句“泪珠三四点”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离别后的伤感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帘花影西风飐
    描绘花影在西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孤单的意境。

  2. 冷逼凤镫孤焰闪
    通过孤独的烛光,表现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

  3. 移妆槛。铺文簟
    表明诗人在为自己打扮,内心却充满了愁苦。

  4. 十二雕窗和月掩
    细腻的窗户与月光相映,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5. 离愁浓似酽
    将离愁比喻为浓烈的酒,形象地表达出情感的浓重。

  6. 宫样双蛾长敛
    描述宫女的愁苦与美丽,展现出女性的柔情。

  7. 檀枕梦醒回粉脸
    反映梦醒后面临现实的苦涩,象征着离愁的深入。

  8. 泪珠三四点
    结尾的泪珠点滴,强烈地表达了伤感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离愁浓似酽”,通过比喻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如“花影西风飐”,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离愁的深刻与孤独,展现了女性内心的脆弱与坚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生活的追忆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影:象征美好与柔情。
  • 凤镫:象征孤独与寂寞。
  • 月光:象征美丽与思念。
  • 泪珠:象征悲伤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凤镫”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财富
    答案:B

  2. “离愁浓似酽”中的“酽”指什么? A. 甜
    B. 浓烈的酒
    C. 清淡
    答案:B

  3. 诗中表现离愁的意象有哪些? A. 花影
    B. 月光
    C. 泪珠
    D. 以上皆是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对比《应天长》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离愁,但《应天长》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如梦令》则多了一份轻快与婉约。两者的情感基调和意境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女性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