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灵康庙留题》
时间: 2024-12-31 01:23: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辞灵康庙留题》
作者:刘坦之
木落天高庙妥灵,
去来潮汐绕山青。
年登民俗饶怡乐,
海近蛟虯入杳冥。
万里一身头既白,
清樽三奠德惟馨。
出门更合烧沈炷,
青草连云接洞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庙宇在高天之下显得安妥而宁静,潮水环绕着青山。岁月流逝,民俗依然丰盛而愉悦,海边的蛟龙似乎潜入了深渊。远行千里,岁月已使我的头发变白,酒樽里三次敬酒,思念的德行依旧芬芳。出门时更需点燃香火,青草连绵与云雾相接,通向洞庭湖。
注释:
- 木落:指秋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
- 妥灵:形容庙宇安稳,供奉神灵。
- 潮汐:海潮的涨落,这里形容海水的变化。
- 蛟虯:传说中的水龙,代表神秘和力量。
- 德惟馨:德行的芬芳,意指品德高尚。
- 烧沈炷:指点燃香火,表示祭祀的行为。
- 青草连云:形容大自然的美景,青草与云雾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坦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经历南渡,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日,诗人游历灵康庙,感受到秋意和庙宇的宁静,借此抒发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德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辞灵康庙留题》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人生和岁月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木落天高”引入秋天的意境,树木的凋零和天空的高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描绘了潮汐环绕青山的景象,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
“年登民俗饶怡乐”一句,展现了人们在岁月变迁中仍然热爱生活、享受民俗文化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向往。随后的“海近蛟虯入杳冥”则引入了神话元素,暗示着生命的深奥与不可知,带有一种神秘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反思,感慨“万里一身头既白”,表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无奈与感慨。酒樽三奠,既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德行的赞美。最后两句“出门更合烧沈炷,青草连云接洞庭”,则回归自然,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和谐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德行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落天高庙妥灵:秋天,树木落叶,庙宇在高空显得安稳。
- 去来潮汐绕山青:潮水涨落,环绕着青山。
- 年登民俗饶怡乐:岁月流逝,地方民俗依然富饶而乐趣多多。
- 海近蛟虯入杳冥:海边蛟龙似乎潜入了深不可测的深渊。
- 万里一身头既白:经历千里旅程,头发已然花白。
- 清樽三奠德惟馨:酒樽中三次敬酒,怀念德行的芬芳。
- 出门更合烧沈炷:出门时更需点燃香火,表示祭祀的情感。
- 青草连云接洞庭:青草与云雾相连,通向洞庭湖。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诗句中上下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自然元素被赋予人性,使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自然和德行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象征生命、时间的流逝。
- 潮汐:象征变化与无常。
- 蛟虯:代表神秘与力量。
- 清樽:象征品德与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潮汐”是指什么?
- A. 风的变化
- B. 海水的涨落
- C. 雨水的流动
-
诗人通过“万里一身头既白”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憧憬
- B. 对岁月的感慨
- C. 对旅行的热爱
-
“青草连云接洞庭”中的“青草”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活力
- B. 人生的无常
- C. 旅行的愉悦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内心的寂静。而刘坦之的《辞灵康庙留题》则在自然美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此文为《辞灵康庙留题》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