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吕城闸六首》

时间: 2025-01-14 22:53:47

昨宵听尽掉讴声,愁里无眠达五更。

今夕雨寒泥又滑,作何计会速天明。

意思解释

过吕城闸六首

原文展示:

昨宵听尽掉讴声,愁里无眠达五更。
今夕雨寒泥又滑,作何计会速天明。

白话文翻译:

昨晚我听到尽情的歌声,心中愁苦,直到五更天也无法入眠。
今夜下着寒冷的雨,泥泞又滑,我该如何才能快点等到天明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掉讴声”:形容歌声,可能是指夜晚的欢歌。
  • “愁里”:指内心愁苦。
  • “五更”:指夜深时分,通常是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 “今夕”:今夜。
  • “雨寒泥又滑”:形容天气寒冷,路面泥泞滑溜。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确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愁”与“歌”反映了诗人在感情上的矛盾,正如许多古诗词中对梦境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曾任官职,文学成就突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背景是诗人因旅途而感到孤独与愁苦的情境。诗人可能在吕城闸停留,因环境的影响产生了思绪的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对未来的期盼。开篇的“昨宵听尽掉讴声”描绘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但接着“愁里无眠达五更”却将这种欢乐的情绪与深深的孤独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接下来的“今夕雨寒泥又滑”则将外部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愁苦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最后一句“作何计会速天明”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天明的渴望,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也隐喻了人在旅途中的无助和对希望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宵听尽掉讴声”:昨晚听到的歌声,预示着欢乐的夜晚。
  • “愁里无眠达五更”:尽管有歌声,但内心的愁苦让我无法入睡,直到天亮。
  • “今夕雨寒泥又滑”:今夜的雨寒冷而泥泞,这种环境加重了我的烦恼。
  • “作何计会速天明”: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渴望天明的到来。

修辞手法:

  • 对比:欢歌与愁苦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将环境的寒冷与泥泞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了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忧伤,同时流露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歌声”:象征着欢乐与热闹。
  • “愁”: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 “泥滑”: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天明”: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掉讴声”指的是: A. 哀怨的歌声
    B. 欢快的歌声
    C. 低沉的歌声
    D. 忧伤的歌声

  2. “作何计会速天明”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旅行的结束
    B. 天亮的到来
    C. 朋友的相聚
    D. 美好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过吕城闸六首》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关系,但杨万里的诗更多表现出旅途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待,而王维的诗则体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