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夫人阁四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雪消鸳瓦已流澌,风暖犀盘尚镇帷。
缥缈紫箫明月下,璧门桂影夜参差。
白话文翻译:
雪融化了,鸳鸯瓦的水已经流淌,春风温暖,犀角盘子还镇住着帷帐。
在明亮的月光下,缥缈的紫箫声响起,璧门前的桂影在夜色中交错。
注释:
- 鸳瓦:指的是鸳鸯瓦,即一种瓦片,形状如鸳鸯。
- 流澌:流动的水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犀盘:用犀角制作的盘子,常用作装饰或盛放物品。
- 镇帷:镇住帷帐,指保持帷帐的安静和稳重。
- 缥缈:形容轻柔、飘渺的样子。
- 紫箫:紫色的箫,古乐器。
- 璧门:美玉制成的门,象征美丽和富贵。
- 桂影:桂树的影子,象征着清幽和高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氛围的营造,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天和夜晚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收并蓄,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生活环境较为艰苦,但他依然保持乐观态度,表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洒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宁静的夜晚场景。开篇以“雪消鸳瓦已流澌”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雪融化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和新生的感觉。接着“风暖犀盘尚镇帷”则表示即使在温暖的春风中,依旧保有一种宁静的气氛,犹如生活的从容与淡定。后两句通过“缥缈紫箫明月下”与“璧门桂影夜参差”,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丽与悠然,特别是“紫箫”与“桂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高雅而且梦幻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表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春天的来临,雪融化后水流动的情景,表现春意盎然。
- 第二句:犀角盘子象征珍贵,尽管春风温暖,生活依旧保持一种稳重。
- 第三句:夜晚明月之下,笛声缥缈,意象轻柔,充满诗意。
- 第四句:桂影摇曳,暗示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但又在美丽的月光下显得柔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情,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雪”、“风”、“月”等自然意象,形成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融化、夜色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从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新生。
- 风:代表温暖,暗示春天的到来。
- 月:象征宁静与清幽,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 桂:代表高洁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雪消鸳瓦已流澌”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变化?
A. 夏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冬天 -
“犀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珍贵
C. 温暖
D. 安静 -
诗中提到的“紫箫”代表了什么?
A. 古乐器
B. 春天
C. 夜晚
D. 清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苏轼的《夫人阁四首》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蕴含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刻的情感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