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一日同张幼渠出游冒雪回车路遇宋清远留饮》
时间: 2024-12-29 17:51:43意思解释
立春前一日同张幼渠出游冒雪回车路遇宋清远留饮
作者: 田霢 〔清代〕
原文展示:
淡淡春云气渐和,今朝结伴过城阿。
小车共坐张平子,大第还经马伏波。
路转旗亭思画壁,雪埋官舫欲平河。
归途恰遇同年友,抖擞寒花倒叵罗。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渐渐和煦,今天我和朋友一起游城。
同坐在小车里的是张平子,经过的大厦还在马伏波旁。
转过路口,经过旗亭时,想着那画壁,心中不禁浮现。
雪压着官船,仿佛要把河面覆盖。
归途时恰好遇到同龄的朋友,精神焕发地欣赏寒花的美丽。
注释:
- 淡淡春云: 意指春天的云朵轻柔而温和。
- 张平子: 指的是张幼渠,诗中的同游者。
- 马伏波: 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马伏波,象征着位置或者景点。
- 旗亭: 是一种亭子,通常用于旗帜的展示。
- 官舫: 指官方的船只。
- 寒花: 指在寒冷季节仍然盛开的花,寓意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田霢,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立春前夕,正值寒冬即将过去,春意萌动之际。作者与友人一同出游,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在立春前夕的游玩情景,融入了春天的气息与友谊的温暖。首句“淡淡春云气渐和”,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和煦;接着通过游玩过程中的细节,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提到的“张平子”和“马伏波”,不仅描绘了友人的身影,也引入了历史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雪埋官舫欲平河”,描绘了雪覆盖的景象,生动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再生和希望的到来。最后,遇到同年友人,兴致勃勃地欣赏寒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友谊的美好。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也有深厚的人文情感,显示了作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淡淡春云气渐和: 描绘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柔和而细腻。
- 今朝结伴过城阿: 诗人与友人结伴游玩,展现了友谊的亲密。
- 小车共坐张平子: 描述了同行者的身份,增加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 大第还经马伏波: 通过地名和人物,丰富了诗的文化内涵。
- 路转旗亭思画壁: 通过转角的旗亭,引发了对美好回忆的思考。
- 雪埋官舫欲平河: 描绘了冬季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沉寂与重生。
- 归途恰遇同年友: 在归程中邂逅同龄人,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 抖擞寒花倒叵罗: 讴歌寒冬中绽放的花朵,象征坚韧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 “淡淡春云”比喻温暖的春天。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 雪、花、春云等意象交织,构建了丰富的自然画卷。
-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春天的描写与友人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然的美好。
意象分析:
- 春云: 象征温暖与和煦,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寒花: 代表坚韧与美丽,寓意在逆境中依然保持活力。
- 雪: 代表冬天的沉寂,同时也象征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同游者是谁?
- A. 宋清远
- B. 张幼渠
- C. 马伏波
- 诗中的“寒花”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友谊
- C. 坚韧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冬天的怀念
- C.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则在春光明媚中流露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田霢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春天的象征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