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乞云英一盏浆。
几番归梦绕昏黄。
愿为镜鹊觑新妆。
贝锦最防三寸舌,
藕丝难断九回肠。
少年心事蝶魂忙。
白话文翻译:
我早上向云英乞求一杯美酒。
几次梦回总是在黄昏时分。
我愿意化作那镜子中的鹊鸟,偷偷欣赏你的新妆。
贝锦最能防止那三寸之舌的流言,
藕丝却难以割断那纠缠的情思。
年轻的心事如同蝴蝶一样忙碌。
注释:
字词注释:
- 乞:请求、乞求。
- 云英:指一种花,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 浆:酒,特别是指美酒。
- 镜鹊:比喻一种用来照镜子的鸟,象征美丽和欣赏。
- 贝锦:一种美丽的织物,象征华美和精致。
- 三寸舌:比喻流言蜚语。
- 藕丝:藕的丝,象征情感的纠缠。
- 九回肠:形容情感深厚,难以割舍。
典故解析:
- 镜鹊:在古代诗词中,镜子常用来象征美的欣赏,而鹊鸟则常被视为聪慧和灵动。诗中提到的镜鹊,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欣赏。
- 三寸舌:这个成语来源于对口才的夸张描述,暗指那些善于造谣生事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延介(约1640年-约1710年),字汝槐,号容斋,清代词人,出生于江苏。他的词风婉约,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风景,常用细腻的笔触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的时期,戴延介通过个人的视角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表达了对流言蜚语的无奈与年轻心事的纷扰。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情、流言和内心纠结的深刻思考。开篇“早乞云英一盏浆”,在寻求美酒的同时,隐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求。接下来的“几番归梦绕昏黄”,则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思念的绵长和对黄昏时刻的独特感受,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愿为镜鹊觑新妆”一句,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欣赏与渴望,镜鹊的意象寓意着美丽与灵动,彰显出一种浪漫的情感。然而,接下来的“贝锦最防三寸舌”,则揭示出流言的伤害,尽管外在的华丽无法抵挡内心的痛苦,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微妙。
最后一联“藕丝难断九回肠”,将情感的纠缠与内心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用藕丝来比喻情感的深厚与难以割舍,突显出年轻人内心的困惑与追寻。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流言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乞云英一盏浆:清晨向云英求一杯美酒,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几番归梦绕昏黄:在梦中多次回到黄昏,表现了思念的深沉。
- 愿为镜鹊觑新妆:愿意化为镜子中的鹊鸟,寓意对爱人新妆的欣赏。
- 贝锦最防三寸舌:虽然外表华美,但无法抵挡流言的伤害,显示人际关系的复杂。
- 藕丝难断九回肠:情感如藕丝般纠缠难解,反映了年轻心事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喻为藕丝,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镜鹊”表达对美的渴望,赋予了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体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爱情的向往、对流言的无奈以及对年轻心事的探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英:象征美丽与青春。
- 镜鹊:象征欣赏与爱的渴望。
- 贝锦:象征华丽与外表的虚妄。
- 藕丝:象征情感的纠缠与深厚。
- 蝶魂:象征年轻人的忙碌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早乞云英一盏浆”中的“云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鸟
答案:A -
“几番归梦绕昏黄”中“昏黄”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答案:B -
诗中“贝锦最防三寸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B. 对流言的无奈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但《浣溪沙》更注重流言的影响与内心的纠葛,而《如梦令》则更直接地抒发了对离别的伤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戴延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