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一》

时间: 2025-01-19 13:25:42

独鸟冲波去意閒。

坏霞如赭水如笺。

为谁无尽写江天。

并舫风弦弹月上,当窗山髻挽云还。

独经行处未荒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鸟冲波去意閒。
坏霞如赭水如笺。
为谁无尽写江天。
并舫风弦弹月上,
当窗山髻挽云还。
独经行处未荒寒。

白话文翻译

一只孤鸟悠然地飞过波涛,
破碎的晚霞如同赤色的水面,似纸一般。
这美景又是为了谁而无尽地描绘江天呢?
两船并排,琴弦在微风中弹奏着月光,
窗前山的发髻似乎将云彩挽回。
我独自走过的地方,依然未曾荒凉寒冷。

注释

  • 独鸟:孤独的鸟,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冲波:指在波涛上飞行,表现出鸟的轻松与自在。
  • 坏霞:破碎的晚霞,暗示黄昏时的美丽与短暂。
  • 如赭水如笺:比喻晚霞的色彩如同赤色的水面和纸张,形象且生动。
  • 无尽:形容景色的绵延与广阔。
  • 并舫:指两艘并排的小船。
  • 风弦:形容风吹动琴弦发出的声音。
  • 弹月上:暗指月光的美丽,仿佛在琴弦间弹奏。
  • 山髻:山的轮廓像是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
  • 挽云还:意指把云彩引回,表现出柔美与灵动。
  • 经行处未荒寒:我所走过的地方,依旧没有荒凉与寒冷。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独鸟”、“坏霞”等意象,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索。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其一》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独鸟冲波去意闲”,引出了诗人的孤独感,鸟的自由飞翔与诗人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中描绘的“坏霞如赭水如笺”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转瞬即逝的感慨,仿佛在问:这无尽的美景又是为了谁而存在?

“并舫风弦弹月上”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浪漫,两船并排,琴声在风中轻轻荡漾,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独经行处未荒寒”,诗人以独自走行的视角,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思。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独鸟冲波去意閒:孤鸟在波涛上飞,显得自由而悠闲。
    2. 坏霞如赭水如笺:破碎的晚霞如同赤色的水面与纸张,描绘出美丽的景色。
    3. 为谁无尽写江天:这片绵延的江天美景究竟是为谁所描绘?
    4. 并舫风弦弹月上:两船并排,琴声在微风中响起,营造出浪漫的氛围。
    5. 当窗山髻挽云还:窗外山的轮廓如同女子的发髻,表现了自然的灵动。
    6. 独经行处未荒寒:我走过的地方,依旧没有荒凉与寒冷,表现了对生活的温暖感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坏霞如赭水如笺”,通过比喻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对仗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热爱,反映出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独鸟:象征孤独与自由。
  • 坏霞:象征美丽与短暂,暗示生活的无常。
  • 江天:代表广阔的自然与人生的无限可能。
  • 并舫: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
  • :象征梦想与希望。
  • 山髻:象征自然的灵动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独鸟冲波去意闲”中的“独鸟”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孤独
    • C. 美丽
    • D. 悲伤
  2. “坏霞如赭水如笺”中的“坏霞”描述了什么?

    • A. 夕阳的美丽
    • B. 夜空的神秘
    • C. 风的声音
    • D. 河流的波动
  3. 诗中提到的“并舫风弦弹月上”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浪漫
    • C. 厌倦
    • D. 恐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浣溪沙》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浣溪沙》与朱祖谋的《浣溪沙 其一》,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流露,而朱祖谋则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祖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