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强扶衰病牵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于何处不相招。
白话文翻译:
我在淡淡的春风中,坐着一只小船,虽然身体虚弱,但仍然坚持出行。春天的花儿似乎在向我传递情意,而大山又在何处不在招手呢?
注释:
- 强扶:勉力支持,努力扶持。
- 衰病:指身体的虚弱和疾病。
- 淮舸:指在淮河上行驶的船只。
- 怯:害怕,畏惧。
- 溯:逆流而上。
- 午潮:指正午时分的潮水。
- 花与新吾如有意:花儿似乎对我有心意。
- 山于何处不相招:山仿佛在四处招引我。
典故解析:
-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流经江苏、安徽等地,是历史上重要的水道。
- 春风: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温暖气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荆公,晚号半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主张新法改革,影响深远。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身体虚弱之际。诗中表达了他在春风中出行的淡淡忧愁,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秦淮泛舟》是王安石晚期的作品,展现了他在衰病之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诗人身处小船之上,努力扶持着自己虚弱的身体,反映出一种倔强与不屈的精神。尽管身体的衰弱让他倍感无奈,但春风的温柔和周围花草的生机又给予了他心灵的慰藉。
“花与新吾如有意”一句,透出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仿佛花儿在向他诉说着心声,传递着春天的气息。在此,王安石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使得整首诗充满生机与情感的张力。而最后一句“山于何处不相招”则引发了对自然的思考,山与水之间的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体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身处逆境,仍然能够从自然中得到启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强扶衰病牵淮舸:诗人勉力扶持自己的身体,坐在淮河的小船上,表现出他虽病重但仍坚持出行的决心。
- 尚怯春风溯午潮:即使是在春风中,诗人仍感到一丝怯意,显示出他对身体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敬畏。
- 花与新吾如有意:春花似乎在向他传达某种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
- 山于何处不相招:诗人感慨大山的呼唤,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向往与依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强扶衰病”与“尚怯春风”,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与山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重之际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淮舸: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艰辛。
- 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花:象征着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 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诗人心灵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安石的《秦淮泛舟》主要描写了什么场景?
- A. 春天的花
- B. 小船上的旅程
- C. 大山的呼唤
- D. 诗人的病痛
-
诗中“花与新吾如有意”意指什么?
- A. 花儿在开
- B. 花儿与诗人之间有情感的交流
- C. 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 D. 诗人对疾病的感慨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安石的《秦淮泛舟》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王安石更加注重内心感受和生命的哲思,而李白则重在表现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安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