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别张芸叟》

时间: 2025-01-01 15:20:10

中年为别更堪频,四海无家托一身。

此别时须问生死,孰知诗力解穷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别张芸叟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中年为别更堪频,
四海无家托一身。
此别时须问生死,
孰知诗力解穷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中年时分别更显频繁的感慨,四处漂泊无家可归,只能依靠自己的身躯。离别之际,不禁要询问生死之事,谁又能知道诗歌的力量能够帮助穷困的人呢?

注释:

  • 中年:指人生的中年阶段,通常指40至60岁之间,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感慨。
  • 堪频:更为频繁,形容离别的次数多。
  • 四海无家:形容在外漂泊,无处安身。
  • 托一身:依靠自己一人的身躯,强调孤独感。
  • 此别:指这次分别。
  • 须问生死:在离别时,常常会思考生与死的意义和价值。
  • 诗力:意指诗歌的力量,能够抚慰人心、表达情感。
  • 穷人:指生活贫困的人,暗示诗歌可以为他们带来慰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生死”之问是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体现了士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师道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关注人情冷暖。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张芸叟分别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士人生活艰辛的现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中年离别时的无奈与孤独。开篇的“中年为别更堪频”道出了人生在中年阶段往往面临更多的离别,无论是亲友还是故土,离别成为了一种常态,这种频繁的别离让人感到更加沉重。接着“四海无家托一身”,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漂泊与无奈,四处游荡,没有固定的归宿,生存的压力与孤独感交织在一起,使人倍感无助。

而“此别时须问生死”则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离别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分开,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探询,生与死之间的思考在此刻显得尤为重要。最后一句“孰知诗力解穷人”,则是对诗歌力量的肯定,虽然生活艰辛,但诗歌能够带来的慰藉与情感共鸣,给予生活在困境中的人们一种希望与寄托。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诗歌力量的赞美,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中年为别更堪频:中年时期的离别频繁,表现出生活的苦涩。
    • 四海无家托一身:无家可归的漂泊生活令人感到孤独与无助。
    • 此别时须问生死:在离别之际,不免思考生与死的意义。
    • 孰知诗力解穷人:诗歌的力量能够抚慰困苦的心灵。
  • 修辞手法

    • 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如“中年”与“四海”形成对比,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诗中运用了反问的修辞,强调了诗歌的力量。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离别的苦涩、生命的无常以及诗歌的慰藉力量,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离别: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 漂泊:表现出生活的艰辛与不安。
  • 诗歌: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中年为别更堪频”的意思是: A. 中年时期的离别更加频繁
    B. 中年时期离别不多
    C. 中年时期的友谊更加深厚
    D. 中年时期的生活更快乐

  2. 诗中提到“四海无家”是指: A. 拥有多个家
    B. 漂泊无依,无处可归
    C. 在四个海边居住
    D. 家庭团圆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绝望
    B. 对诗歌的信心与赞美
    C. 对朋友的遗忘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别董大》 - 高适
  •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友人离别的情感,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与豪情;而陈师道的诗则更为内敛,结合个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的孤独,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