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清尊白发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清尊白发。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梦破春回枉断肠。
白话文翻译:
清酒在杯中,白发已生。我曾是年轻时登高的游子。
如今不再像当年,人与黄花并肩盛开。
往事的愁苦和恨意,十年相互注视却情意绵绵。
不要再去思索,梦醒春回,徒然断肠。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尊:指清酒的酒杯,象征着饮酒的情境。
- 白发: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 登临:登高游玩,表达年轻时的轻松和快乐。
- 黄花:特指菊花,常用于与人的容颜对比,传达岁月流逝的感慨。
典故解析:
- 十载相看:提到的时间段暗示了长久的情感牵绊,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梦破春回:用来形容美好的梦境破裂后,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师道,号惟美,宋代诗人,官至大理寺丞,曾任南宋文学社团成员,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其作品多关注人生的感悟与自然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结合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清尊白发》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中通过“清尊白发”引出衰老与回忆的主题,作者以清酒与白发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自身的变化。首句“曾是登临年少客”回忆起年轻时的轻松与快乐,继而与“人”与“黄花”相并,暗示岁月的流逝使得人和花都不再如昔日般绚烂。
接下来的“来愁去恨”则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复杂性,十年的交往虽充满美好回忆,却也难以摆脱愁苦与遗憾。最后两句“莫更思量,梦破春回枉断肠”则在情感的高潮中收束,唤起了强烈的失落感,表达了对往昔的无奈与无法挽回的深切思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苦涩,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尊白发:引入主题,清酒与白发的对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曾是登临年少客:回忆年轻时的 carefree,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不似当年:感叹人事变化,已不再如初。
- 人与黄花两并妍:人与自然的对比,黄花(菊花)象征着美丽与凋零。
- 来愁去恨:表达人生中的愁苦和遗憾。
- 十载相看情不尽:十年的情感积累,虽有愁恨,却也有深厚的情感。
- 莫更思量:告诫自己不要再去想那些过往。
- 梦破春回枉断肠:梦醒后春回大地,内心却感到无尽的悲伤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清尊白发”比喻衰老与时光流逝。
- 对仗:如“来愁去恨”形成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梦破春回”赋予春天以情感,增强了诗意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感悟展开,深刻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的眷恋,表现出一种对人生苦乐的深切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尊:象征着欢乐的饮酒时光。
- 白发:象征着衰老、时间的流逝。
- 黄花:常与美丽与生命的短暂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清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花
C. 山水
D. 白云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十载相看情不尽”表达了__的情感。
-
判断题:诗的主题是关于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衰老的接受。 (对/错)
答案:
- A
- 深厚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是青春的流逝与失落。两者都利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但陈师道的作品更显得沉重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减字木兰花·清尊白发》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