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摇电绕雷取龙,
伏蛙号蚓沟渎空。
黑云黄槐度白鸟,
映日急雨回斜风。
白话文翻译:
树木在风中摇曳,闪电环绕,雷声像在追捕龙;
蛙声伏在地上,蚯蚓在空旷的沟渠里鸣叫。
黑云在黄槐树旁飞过白鸟,
阳光照耀下,急促的雨水伴随着斜风回旋。
注释:
字词注释:
- 木摇:树木在风中晃动。
- 电绕:闪电围绕着。
- 雷取龙:雷声如同在追逐龙,形容雷声的巨大。
- 伏蛙:指蛙声低沉而隐蔽。
- 号蚓:蚯蚓发出声响。
- 沟渎空:形容沟渠空旷,没有水。
- 黑云黄槐:黑云与黄槐树的对比。
- 映日急雨回斜风:阳光下,急促的雨水与斜风相互映衬。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景象描绘和自然现象的结合,展现了雨天的动态美和自然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师道,号梅谷。以其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是宋代重要的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生动的动态美。开篇的“木摇电绕雷取龙”,首先给读者呈现了一幅雷雨交加的画面,树木在风中摇曳,闪电如龙般蜿蜒而过,雷声震耳欲聋,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伏蛙号蚓沟渎空”,转而呈现出一种宁静的意象,蛙声和蚯蚓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生物在雨中活动的生动画面,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灵动。黑云与黄槐树的对比则带来了一种色彩的冲突,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活泼的自然画卷。
最后的“映日急雨回斜风”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急促的雨水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清新。斜风的回旋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动感,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与生生不息。
整首诗在描绘雨天景象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哲思,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环境变化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木摇电绕雷取龙:描绘了雷雨来临时,树木在风中摇曳,闪电环绕,似乎在追逐某种神秘的存在。
- 伏蛙号蚓沟渎空:展现了蛙和蚯蚓在雨天中的活动,表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
- 黑云黄槐度白鸟:黑云和黄槐树的对比,以及白鸟的飞过,形成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 映日急雨回斜风:在阳光的照耀下,急促的雨水与斜风形成一种独特的天气现象,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雷声被比作“追龙”,增强了气氛的紧张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木”、“电”、“雷”、“鸟”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展现了一种和谐美丽的自然图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象征生命与自然的力量。
- 电:代表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
- 雷:象征力量与震撼。
- 蛙:代表生命的韧性与生机。
- 云: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 雨:象征滋润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A. 花开
B. 雷雨
C. 霜降
D. 晴天 -
诗中提到的“黑云黄槐”意象表现了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自然的宁静
C. 色彩的对比
D. 生命的死亡 -
诗中“急雨回斜风”表现了怎样的天气状况?
A. 温暖的夏日
B. 寒冷的冬季
C. 风雨交加
D. 明媚的阳光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陈师道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雷雨的震撼与生命的感悟,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春雨带来的宁静与滋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同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陈师道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