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雨 骤雨》
时间: 2025-01-01 14:37: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芭蕉雨 骤雨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日午绛云烘墨,
渴乌偏掉尾威胡赫。
一霎溪风凉激。
谁取十万冰弦,
辊来霹雳。
急雨琤琮裂帛,
万瓦战金铁。
轰馀怒犹思坏墙壁。
此际白苧凉衫,
独上快阁临风,
须如猬磔。
白话文翻译
在正午时分,绛色的云彩像墨汁般烘托着天空,口渴的乌鸦偏偏在此时发出厉声的叫喊。突然间,溪边的风凉意袭来。谁能把那十万根冰弦般的雨丝,卷来如雷霆般的轰鸣?急骤的雨声如同撕裂的丝帛,万瓦之上似乎在与金铁相争。轰鸣声余音绕耳,仍然想要摧毁那些墙壁。在这个时刻,穿着白苧布凉衫,我独自登上高阁,迎风而立,心情就像刺猬般的紧张。
注释
- 绛云:绛色的云,形容暴雨来临前的天空状况。
- 渴乌:口渴的乌鸦,象征着干旱和即将来临的暴雨。
- 急雨琤琮裂帛:急雨声如撕裂的丝帛,形容雨声急促而震撼。
- 白苧凉衫:白色的苧麻衫,清凉舒适的衣物,象征诗人的闲适与清凉。
典故解析
无特定典故,但可视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承载了诗人对天气变化和自然力量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盛夏,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内心情感的宣泄。
诗歌鉴赏
《芭蕉雨 骤雨》是一首充满动感与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暴雨来临时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日午绛云烘墨”引入,描绘了暴雨来临前的沉闷气氛,给人一种压迫感。紧接着,渴乌的叫声和溪风的凉意,增强了暴雨来临的急迫感,似乎在预示着气候的剧烈变化。
诗人在接下来的描写中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十万冰弦”与“霹雳”的对比,展现出雨声的震撼和气势。急雨如同撕裂的丝帛,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转向内心的独白,穿着凉衫的他,似乎与自然的壮烈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午绛云烘墨:正午时分的红色云彩如同墨汁,暗示即将来临的暴雨。
- 渴乌偏掉尾威胡赫:渴求水源的乌鸦发出急促的叫声,象征干旱。
- 一霎溪风凉激:突然的凉风袭来,预示天气的变化。
- 谁取十万冰弦,辊来霹雳:雨势如冰弦般猛烈,伴随着雷声轰鸣。
- 急雨琤琮裂帛:雨声如同撕裂的丝绸,强烈而震撼。
- 万瓦战金铁:屋顶的雨声如同金属碰撞,突显雨势之猛。
- 轰馀怒犹思坏墙壁:余音犹存,似乎仍在破坏周围的安宁。
- 此际白苧凉衫:此时我穿着白色的凉衫,感受着暴雨的气息。
- 独上快阁临风:独自登上高阁,迎风而立,思绪万千。
- 须如猬磔:心情如同刺猬般紧绷,表现出内心的不安与紧张。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万冰弦”“急雨琤琮”等比喻,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暴雨的来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思考和孤独感。
意象分析
- 绛云:象征着暴风雨的来临,暗示着不安的情绪。
- 渴乌:代表干渴与期盼,表现对雨水的渴求。
- 急雨: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化,表达了自然的不可预测性。
- 凉衫:体现诗人的闲适与对自然的适应,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渴乌”的意思是: A. 饱满的乌鸦
B. 渴求水源的乌鸦
C. 安静的乌鸦 -
“十万冰弦”比喻: A. 清澈的溪水
B. 细密的雨丝
C. 破碎的玻璃 -
诗人在暴雨来临时的心情是: A. 兴奋
B. 紧张
C. 无所谓
答案:1. B;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与陈维崧的《芭蕉雨 骤雨》,两者都描绘了雨的意象,但杜甫的诗更显柔和与希望,而陈维崧则表现出暴雨的压迫感和紧迫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维崧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