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雨》
时间: 2025-01-04 07:4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墙脚水仙初发。玉人抛绣线潜来折。纤指半擎清绝。最爱红袖垂垂,香肩无骨。疏棂眼尾乍接。怎赤了双颊。不是敢轻狂相唐突。须记取小年时,那夜阑角微风,帘衣新月。
白话文翻译:
墙角的水仙花刚刚开放,仿佛那位玉人悄悄地抛下绣线来折花。她那纤细的手指轻轻托起花朵,最让我心动的是她那红袖轻垂,香肩若隐若现。通过窗棂的缝隙一瞥而过,怎能不让我的脸颊泛红?我并不是轻浮大胆的唐突,只是想起了小年那晚,微风轻拂,帘子轻摇,明月如钩。
注释:
- 墙脚: 墙角,指花卉生长的地方。
- 水仙: 一种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玉人: 形容美丽的女子。
- 抛绣线: 比喻轻盈的动作,像是抛掷绣线一样。
- 纤指: 细腻的手指,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
- 红袖: 形容女子的衣袖,寓意娇美。
- 疏棂: 窗棂,指房屋的窗户。
- 双颊: 两边的脸颊,形容羞涩或害羞。
典故解析:
- 小年: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小年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用于祭灶,象征着辞旧迎新。
- 夜阑: 指夜深时分,常用来描绘静谧的夜晚。
- 新月: 月亮刚刚开始显现,象征着新的开始,暗示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是清代著名的诗人,生于1730年,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间情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之时,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女子的美丽,表达了对青春与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芭蕉雨》通过描绘墙角初开的水仙花,引入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诗中细腻的描写使人仿佛看到了那位女子轻盈的身影,特别是“红袖垂垂,香肩无骨”的描写,渗透出一种柔美而又娇羞的气息。诗人通过对水仙的描写,隐喻了女子的纯洁与优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忆。
诗中所提及的小年、微风、新月等意象,勾勒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仿佛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怀旧之情。这种情感的渗透,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美景与人物之余,更显深邃与厚重。
总的来说,王时翔的这首《芭蕉雨》是一首充满感性与细腻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美与爱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墙脚水仙初发": 以水仙花开为引子,象征新的开始和美好的期待。
- "玉人抛绣线潜来折": 形容女子轻盈的动作,传达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 "纤指半擎清绝": 细腻的手指托起花朵,展现女子的温柔与娇美。
- "最爱红袖垂垂,香肩无骨": 红袖的描写突显了女子的典雅与娇羞。
- "疏棂眼尾乍接": 通过窗棂的缝隙看见她,增添了一层神秘感。
- "怎赤了双颊": 诗人因见女子而脸颊泛红,表现出羞涩的情感。
- "不是敢轻狂相唐突": 表明诗人对女子的敬意与爱慕,非轻浮之心。
- "须记取小年时,那夜阑角微风,帘衣新月": 通过回忆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突显了怀旧情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人”比喻美丽的女子,形象生动。
- 拟人: 水仙“初发”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多处采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水仙: 象征纯洁与美丽的花,常用以表达对爱的向往。
- 红袖: 代表女子的柔美,传递出一种温柔而含蓄的情感。
- 新月: 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暗示着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水仙花
- B. 新月
- C. 红袖
-
诗中提到的小年是指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春节前的祭灶节
- C. 端午节
-
诗人对女子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轻浮
- B. 尊重与爱慕
- C. 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时翔的《芭蕉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但李清照的作品更突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而王时翔则侧重于对青春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时翔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