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午五言三首
作者: 刘克庄
杂遝今观渡,
依稀昔浴沂。
居人空巷出,
几个咏而归。
白话文翻译:
在今天的渡口上,看到了许多杂乱的人群,
依稀想起了昔日我在沂水中游泳的情景。
附近的居民空着巷子走出来,
有几个吟唱着诗句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杂遝:杂乱的样子,形容人群或事物的纷繁。
- 今观渡:今时在渡口观看。
- 依稀:模糊的样子,指记忆不清。
- 昔:昔日,指过去的日子。
- 浴沂:在沂水中游泳,沂是指沂河。
- 居人:居住在此地的人。
- 空巷:空荡的巷子,形容很少有人出入。
- 咏:吟唱,咏叹诗句。
典故解析:
“沂”是指沂河,流经今山东省。古代文人常在水边吟咏,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常有游泳、赛龙舟等习俗,诗中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诗人,生于1120年,卒于1180年。他是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在作品中融入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正值夏季,诗人通过对渡口和沂水的描绘,抒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节日的气氛和人们的欢娱。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端午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杂遝今观渡”,描绘了当下的渡口繁忙,体现了节日的热闹。而“依稀昔浴沂”则运用了追忆的手法,诗人似乎在喧嚣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回忆起过去的快乐时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的两句“居人空巷出,几个咏而归”,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尽管周围热闹,但人们的内心似乎都在追寻那份过去的诗意与欢乐。整首诗通过对今昔的交错描写,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杂遝今观渡:形容眼前渡口的人群杂乱,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 依稀昔浴沂:回忆起过去在沂河中游泳的美好时光,带有怀旧之情。
- 居人空巷出:居住在附近的人们走出空荡的巷子,表现出节日的气氛。
- 几个咏而归:几个人吟唱着诗句回家,带有一种文化传承的意味。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今昔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回忆:通过“依稀”表现出对过去的思念。
- 拟人:人们的行为被赋予了情感,使得作品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悟,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渡口: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相聚。
- 沂水:代表着自然的美好与纯真。
- 巷子:体现了生活的静谧和人们的归属感。
- 吟唱: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杂遝”主要指什么?
- A. 整齐
- B. 杂乱
- C. 安静
-
“依稀昔浴沂”中的“昔”指的是?
- A. 现在
- B. 未来
- C. 过去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端午节
- C. 春节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端午日赐衣》:同样描绘端午节的情景。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探讨时间与情感的关系。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端午五言三首》与杜甫的《端午日赐衣》都围绕端午节展开,但刘克庄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回忆,而杜甫则关注于节日的社会氛围和个人的处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介绍宋代诗人及其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解析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 探讨端午节的历史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