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二诗韵》
时间: 2025-01-08 00:00: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胜境名标第五天,
殊庭佳气蔼非烟。
鼓钟与看千人会,
玉石难分十种仙。
幽壑旧传灵药富,
苍崖曾现宝光圆。
尘劳未决丹梯急,
只得虚堂一夜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胜境,名声响亮如同天上第五层的仙境,庭院中的美好气息如同云雾缭绕,而非烟雾弥漫。鼓声和钟声中,千人聚会,热闹非凡,仿佛在与十种仙人相聚。幽深的山谷中传说有丰富的灵药,苍翠的崖壁上曾现过宝光四射。世俗的烦恼尚未消除,修炼的道路又显得急迫,只能在这虚无的堂宇里度过一夜的安眠。
注释:
- 胜境:美好的境地。
- 名标:声名显赫。
- 殊庭:特别的庭院。
- 佳气:美好的气息。
- 蔼:笼罩、弥漫。
- 鼓钟:乐器,表示音乐的热闹。
- 千人会: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 玉石:珍贵的石头,比喻仙人。
- 幽壑:幽深的山谷。
- 灵药: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 苍崖:青翠的山崖。
- 宝光圆:宝光闪耀而圆满。
- 尘劳:世俗的烦恼和劳累。
- 丹梯:修道成仙的阶梯。
- 虚堂:空灵的堂屋。
典故解析:
- 五天:在道教中,天有五层,象征着不同的境界和修炼的阶段。
- 灵药:古代传说中,常有能延年益寿的灵药,代表着追求长生和超脱的愿望。
- 千人会:古代文人雅士常有聚会活动,象征着士人的社交与文化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望,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之望游历名山大川之际,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他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胜境,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心灵归宿的渴望。首句“胜境名标第五天”即将诗的意境引入高远之境,设定了一个理想的空间。随后的“殊庭佳气蔼非烟”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庭院,气息清新,给人一种幽静而又祥和的感觉。接下来的“鼓钟与看千人会”展现了场面的热闹与欢愉,仿佛在说即使在这样的美境中,人们依然可以享受到社交的乐趣。
而后面的“幽壑旧传灵药富,苍崖曾现宝光圆”则通过“灵药”和“宝光”进一步深化了超然的主题,暗示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存在着超越世俗的灵性和财富。最后两句“尘劳未决丹梯急,只得虚堂一夜眠”则回归到现实,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无奈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在描绘胜境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胜境名标第五天: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声如同天上的第五层,象征着极高的境界。
- 殊庭佳气蔼非烟:特别的庭院中,弥漫着美好的气息,不是烟雾而是清新的空气。
- 鼓钟与看千人会:鼓声和钟声响起,人们聚集在一起热闹非凡。
- 玉石难分十种仙:珍贵的玉石与十种仙人难以区分,寓意人间与仙界的交融。
- 幽壑旧传灵药富:幽深的山谷中流传着灵药的丰富,象征着长生不老的希望。
- 苍崖曾现宝光圆:苍翠的山崖上曾经显现出圆满的宝光。
- 尘劳未决丹梯急:世俗的烦恼尚未解决,修道的道路显得急切。
- 只得虚堂一夜眠:只能在空灵的堂屋中度过一个夜晚,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胜境名标第五天”来比喻美丽的境地。
- 对仗:如“尘劳未决丹梯急”与“只得虚堂一夜眠”,形成对比。
- 意象:诗中的“灵药”、“宝光”等意象,传达了超凡的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胜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尽管世俗的烦恼依然存在,但诗人依然希望寻找一处心灵的归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胜境: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
- 灵药:代表长生不老的追求。
- 苍崖:象征稳固与永恒。
- 虚堂: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之望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灵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爱情
D. 权力 -
诗中“尘劳未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世俗烦恼的无奈
C. 对友情的思念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之望的作品相比,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评析》
- 《王之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