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舟夕眺》
时间: 2025-01-17 08:32: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舟夕眺
作者: 黄节 〔清代〕
万里波平风乍吹,
茫茫相对若为移。
孤樯燕落知山近,
沧海尘生惜月迟。
被酒不眠犹作梦,
出门无语独题诗。
老怀亦有云鬟感,
解忆长安异昔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海边傍晚时分的心情与景色。万里无云的海面上,微风乍起,带来一丝波澜。远方的景象模糊不清,仿佛在不断移动。孤独的小船像燕子一样降落,暗示着离山越来越近。海面上飘起尘埃,仿佛在惋惜月色的迟到。喝酒后辗转难眠,仍然在做梦,走出门去却无话可说,只能独自题诗。年老的我也有一种对云鬟的感慨,想起了长安往日的情景,感到时光的变迁。
注释
- 万里波平:形容海面平静辽阔,远到万里。
- 风乍吹:形容风突然吹起,带来阵阵凉意。
- 茫茫相对:四周景物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 孤樯燕落:孤舟像燕子一样落下,暗示船靠近岸边。
- 沧海尘生:海面上飘起尘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离愁。
- 被酒不眠犹作梦:形容饮酒后难以入眠,心中仍有梦幻。
- 老怀亦有云鬟感:年老的心中也有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节,清代诗人,字仲明,号天游,生平未详,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节出海游历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反映了他在清代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海舟夕眺》是一首描绘海边傍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海的辽阔与内心的孤独感结合起来,展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开头两句以“万里波平风乍吹”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动荡的海面画面,突显了自然的变化无常。接着“孤樯燕落知山近”,诗人通过孤舟与燕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和归属的渴望。
中间部分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挣扎,饮酒后的失眠与对月光的惋惜,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情绪。最后两句则表现出他对过去的回忆,尤其是对长安美好时光的感慨,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诗歌中对自然与人心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里波平风乍吹”:描绘海面平静且微风突然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茫茫相对若为移”:四周的景物模糊不清,像是在不断移动,暗示诗人的心情不安。
- “孤樯燕落知山近”:孤舟靠岸,象征着归属感的逐步接近。
- “沧海尘生惜月迟”:海面上的尘埃与月影的延迟,传达出失落与惋惜。
- “被酒不眠犹作梦”:饮酒后难以入眠,心中仍留恋梦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出门无语独题诗”:走出门去却无话可说,只能沉浸于诗歌的创作中,表明孤独的心境。
- “老怀亦有云鬟感”:年老的心中也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表现出对青春的感慨。
- “解忆长安异昔时”:想起长安的昔日情景,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孤樯燕落”),通过具体形象传达抽象情感;拟人(“月迟”),使月亮具有人性,增强情感的共鸣;对仗(如“被酒不眠犹作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孤独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平:象征宁静与广阔,体现自然的美。
- 孤樯:象征孤独与归属感的渴望。
- 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记忆。
- 云鬟:象征青春与美好过往,具有怀旧情感的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里波平”所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 A. 风暴
- B. 宁静
- C. 迷茫
- D. 热闹
-
“孤樯燕落”中的“燕”象征着什么?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归属
- D. 忧伤
-
诗人对“长安”的怀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青春的渴望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现在的无奈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忆江南》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欣赏,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思乡之情,与黄节的怀旧情感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意境与情感分析》